曲萌 乳山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最初被引进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了,面临着改革和发展。
同时,现代社会科技和信息化进程,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地汲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但是,这对于长期忙碌于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是有压力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互相作用,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对企业管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由两个概念决定,即人力资源的专业化程度和可计量产出程度决定。前者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与其对应企业的匹配程度,后者是指人力资源的产出所能测量的难易程度,后者指的就是绩效考核。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可以通过在企业中运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方式实现。建立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包括对人员信息、考勤考核、薪酬、招聘、培训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可以实现对员工基本信息的大数据管理,掌握企业的空缺岗位后,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在适宜的时间将人员安排在适宜的岗位,另一方面,利用工具可以为员工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协调员工薪资,实现对企业流转资金的监督,为企业高效运转提供保证,切实维护企业的利益。
现阶段,全球经济逐渐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并且这一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时,事业单位需要适当地提高标准与管理严格程度。但结合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又相对较强,所以事业单位很难及时跟随社会的脚步,导致资源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脱节问题。对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关注力度与改善力度,及时预估未来阶段的社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必要时,也可引入经济管理模式,以此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管理是贯穿所有岗位、所有职员的一份工作。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部分管理人员存在明显的懈怠心理。尤其是在员工的薪资报酬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人员缺少职业道德,而故意混淆奖惩机制,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除此之外,很多事业单位针对于员工所犯下的错误,也没有高度重视,而只是简单的惩罚。对于员工来说并没有起到警醒作用。综合来说,管理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态度。久而久之,整体的工作氛围极为倦怠,整个事业单位也会趋向于不利化发展。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还存在明显的忽视人才培养问题。当完成人才招聘工作后,事业单位方面并没有系统化地组织人才了解内部运营系统,也没有为其介绍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信息,导致员工进入到自己的岗位后,还存在茫然无措的状态,无法抓住自己的工作重点,无法适应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员工自己的心态,使之产生不自信的问题。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并没有正确看待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在对人才实施管理以及培养时,所采取的方法也相对较为落后单一,只注重证书,不注重能力。客观来说,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招聘方式都是考核。员工只具有考试能力,在面试时,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什么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位方面未对员工加以合理培训,也没有系统化地对其进行分析,那么在职业调动时,很容易会分散员工的向心力,直接阻碍单位的发展。另外,事业单位现阶段还存在大量混岗使用情况,专业之间混岗、专业岗位和管理岗位之间混岗。评聘分离没有做到位,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倚老卖老,年轻同志缺乏晋升空间等。
事业单位在注意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保证所有流程合理且科学化,在制定约束机制时,相关部门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进行。在工作环境中适度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组织一些活动,实时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夸奖,保持员工们心情愉悦,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采用适当增加薪酬的方式,让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合理的按劳或根据效绩分配,不仅保证了在薪酬方面的公平性,还能够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信息科技水平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便利,所以,相关的事业单位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进行不断更新,而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同 时必须要实现信息化,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把员工的业绩考核,资料管理以及酬薪的发放,进行有顺序的管理,从而达到缩短时间,确保准确性的效果,另外,工作相关的资料通过信息技术途径能够合理地进行检查,以及保存,同时也可以加大信息量。除此之外,为了能够避免工作中少出错误,必须要要求相关员工对信息技术准确掌控,不断的更新,自我调整。
事业单位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经济管理时,需要采用客观且科学的管理模式对各项模式进行调控,才能够有效的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具发挥最大功能。相比于陈旧的处理模式,事业单位必须要依据本身的情况进行合理创新,不断的对不适用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根源上改变被动的工作模式,必须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未来事业单位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使员工们可以时刻保持积极饱满的状态,对工作尽职尽责,进而为事业单位做贡献。在科学化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操作,不要过于强硬的改变工作模式,否则会影响多数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绩,加大员工们的心理压力,突然无法接受工作内容,影响本阶段的工作效绩,让员工心理产生压力,所以,应该时时对员工们的情绪进行观察,若情况不乐观,必须要调节好,在进行下一项工作。
在事业单位招聘时,应该依照自己单位的需求选拔人才,因此,建议与其他企业或者高校合作,提前挑选适合本单位岗位的人才,然后根据对其长时间的考察和培训,再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招聘。这种长期选拔人才的机制可以保证人才的质量,确保引进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其次,在引进人才后要定期对其进行工作内容培训,很多高校生毕业时工作经验不足,事业单位要及时引导他们将文化知识和工作经验结合分析,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由于许多员工的自身条件很优异,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事业单位要挑选此类人才外出继续深造,与成功人士探讨,吸取其他优秀的经验,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中,而且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为了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进步,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配置,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制度和决定人才留存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出合理化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方法,促使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呈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态势,减少由于过多投入人力所带来的风险,在稳定管理质量的前提下,保障单位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