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钰茹 李娟 成都医学院计划财务处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的会计核算并提升高校财会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要求全国高校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正式开启“双基础”“双功能”“双分录”“双报告”财务核算体系。新制度的推行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崭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对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适度调整,并积极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为保障新旧制度顺利过渡,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应该及时清理财务账目。而高校往来款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在新制度执行前进行彻底清查,分门别类处理各类型的往来款。对于清理出的长期挂账的呆账、死账按照程序予以核销,核销的往来款需保留登记备查。对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可计提坏账准备,无法偿付或者债权人豁免偿还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可记入“其他收入”科目。
高校往来款是指高校的经济活动中,高校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临时性待结款项。高校往来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及代管款项等。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是高校对单位及个人的一种债权,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是高校对单位及个人的一种债务。高校往来款业务,具有项目出现频率高、财务核算繁琐、清理工作量大等特点。正确核算和有效管理高校往来款,有助于高校的资金流动、理清各种财务关系,从而在增强高校内控管理的同时,帮助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高校往来款管理办法是对往来款管理进行有效指导和约束的重要保障。目前来看,高校普遍缺乏往来款管理的有效办法,以及清理往来款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没有有力的制度保障,应收账款催收流程不科学,往来款的管理人员不明确,都给往来款清理造成了无形的阻碍。即便是有的学校制定了往来款的管理办法,也没有与时俱进地结合现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无法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度没有真正落地,便形同虚设。
我国高校往往成立时间较长,往来款没有进行定期清理,使得某些往来款的账龄跨度长达八九年甚至更长时间。据统计,大部分学校没有及时清理的往来款数额较大,加之年限久远,会计人员流动、岗位调换等人为因素,导致往来款越积越多,账龄越来越长,形成许多无法清理长期挂账的呆账、死账。而高校的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资金融通不流畅,无法有效发挥其效益,则会导致高校的财务负担越来越重。
往来款清理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学校领导往来款管理意识淡薄,对高校往来款的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督促建立健全往来款管理机制,未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定期清理往来款;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在为借款人办理借款制单时忽略了还款提醒。财务人员应该在向借款人预支款项时,解释说明待报销资料准备完毕后还款销账,努力把“前款不清,后款不借”支出原则贯彻落实。例如,学校的张某2020年借款预支了其课题费用,到2021年张某再次借款的时候,其名下去年的课题费用借款未清理,就不能再次借款;最后一方面,借款当事人单纯重视款项支出,而忽视还款环节,或是在被催还借款的过程中,不予以配合,持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因此,要想真正提高高校往来款的管理意识,需要学校领导、财务人员、业务经办人的共同努力、一致配合,积极推进工作开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首先,监管部门对高校财务的监管火力主要集中在财政预算、财务收支、政府集采、基本建设等方面,而对高校往来款的部分未予以足够重视,存在高校往来款监管空白区。缺少对往来款的监管,会给“小金库”滋生提供腐败的温床,借出的款项长期挂账,严重的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为多年来没有系统的往来款监管审计,高校自身也无法得到监管部门专业的指导意见;其次,高校往来款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一些高校领导、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将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对一些高危岗位的控制管理,认为往来款属于陈年旧账,不应纳入内部控制的约束范围,造成了高校往来款管理的乱象。
首先,完善往来款管理专项制度。由党办、院办牵头,财务处、审计部门以及纪检部门联合制定往来款管理制度,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有据可依。在制定管理办法的时候应该统筹兼顾、全盘考虑实施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定期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其次,高校应提高对往来款的管理水平,对往来款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高校的往来款通常包含的数目大、数量多,而且来源繁杂,需要由专人管理。在财务处设置往来款管理专员,建立起专人管理与定期自检制度。往来款管理专员每月登记往来款催收台账,就不会因往来款管理不规范、不及时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财务处落实定期自检原则,通过梳理往来款各项信息,就其产生的原因、性质、状态、未核销原因详细记录,并采用账龄分析法,及时挑选出早已到期却未能及时清理的款项,并催促相关部门及时办理还款手续;同时,在行政部门、二级学院建立责任人制度。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所有往来款管理,对外与财务处往来款管理专员对接,对内与各个有往来款目的老师对接。全程跟踪,及时核对信息,确保款项在手续齐全时按时归还。
高校主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提高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强往来款管理、激活资金流动性、发挥资金效益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对往来款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日常财务活动中,财务人员积极落实往来款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有助于强化往来款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往来款管理的意识需在财务处所有职工中加强,遇到银行退票,出纳应该第一时间联系经办人,或者直接与对方单位联系,核实单位名称、账号,力求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避免直接挂入往来款的图省事行为。
因为只有报销人员积极配合财务人员的工作,往来款的科学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报销人员对财务知识的知晓度就显得至关重要。报销人员如果都明确预支款项后续要及时结清,往来款清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财务处应盖增强往来款以及相关财务知识的宣传力度,包括在宣传栏张贴宣传制度文件、财务处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报销的流程图、报账交流qq群里发布往来款清理通知,财务人员在制单时别忽视向报销人员提醒还款的环节,财务处还能够采用定期以培训等多种形式定期向全校师生教职工进行财务报销的宣传。
审计处作为高校的审计监督部门,应该基于职责要求对往来款进行审计,加大监督力度,查清坏账、呆账的来龙去脉。审计处通过建立往来款审计的专项计划,将往来款定期审计,查清往来款挂账原因、挂账时间、到期未清理原因、是否有清理计划等具体事项,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在校内建立问责机制,各部门的年终绩效考评与往来款清理结果挂钩,按照往来款管理及清理结果,严格落实奖惩办法。将经常性不重视、多次催款无效的部门予以公示,以起到警示作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任职期间负责的往来款必须结清后,才能履行完结离职程序,这样能够有效杜绝“新官不理旧账”情况出现。对于前任领导留下的往来款,现领导要不回避、不排除,按照管理规定清理处置往来款。
在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的财务活动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这次变革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梳理并调整之前的财务管理方式,是高校财务的必经之路。高校往来款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涉及到众多部门,科学管理往来款,需得到领导的重视,同时也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思想重视与行动配合。加强高校的往来款管理,能够提高资金流动性,确保会计信息合法合规、真实有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校要将往来款的管理扎实推进到日常工作中去,科学管理往来款,激活高校资金流动性,使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