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要点研究

2021-01-16 08:50:19章淑颖安徽港好江南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断桩护筒灌注桩

章淑颖 安徽港好江南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在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基础施工技术中,钻孔灌注桩因其对环境变化的高适应性、造价合理性、易施工性等优点,常常被各种大型高层建筑基础结构的施工人员采用。然而,作为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的隐蔽工程,钻孔灌注桩需要高水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实际施工监控过程总是难以尽善尽美。因此,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把控好各施工环节,把质量下降和施工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和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一、泥浆护壁方式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桩基施工前,首先完成施工现场的高空、地表或地下空间阻碍物的清除和场地平整工作,比如花草树木、垃圾、管道线路等。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泥浆池、钢筋笼制作区域、施工机械摆放位置进行合理的场地布置。

(二)测量放线

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对桩进行桩位放样,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确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做好标志并对桩位开展复核工作,监理对其成果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步流程。

(三)埋设护筒

护筒材质一般为钢质,它是由8mm-10mm 厚的钢板卷制而成,俗称钢护筒。钢护筒的内径比桩的直径大二十到三十厘米之间.钢护筒埋设中,为防止地表水或其他杂物的渗入,其顶部高出地面的距离应为0.3m 左右。钢护筒在粘土中的埋设深度应大于1 米,在砂土中应大于1.5 米,并用粘土填实护筒底部及周边。

(四)泥浆池布置及泥浆制备

泥浆沉淀池应设在距钻孔附近合适处,泥浆池划分为沉淀池和储浆池两类,沉淀池用以容纳从钻孔排放出的混有钻渣的泥浆,泥浆经过在沉淀池初步沉淀后再排入储浆池中由泥浆泵吸入。其泥浆优先选用膨润土或者高塑性黏土,制作好后需搁置24 小时后才可用于施工,储存起来的泥浆应以8小时为周期搅拌一次,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调整其比重,并应控制其黏稠度和孔内外水位差,孔壁稳定程度均达到标准和要求。

(五)钻孔

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根据各地的地质环境和设计内容,选择合适的钻机。钻机安拆时应平稳放置,将钻杆与桩位垂直,精确钻入桩位,随时观察并调整钻杆的竖直状态,适中保持其垂直度。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并由施工现场的试验人员测试清孔后泥浆指标,测量合格后方开展下一道工序工作。

(六)钢筋笼的制作

在加工场地制作完成钢筋笼后,一般要集中存放在干燥的、平整的地面上。放置之时,在加劲筋接触地表区域垫上等高的木方,避免挂上泥土。在制作安装前,钢筋笼的主筋必须经过校直、除锈,局部区域无弯折状态。以定尺钢筋长度为准制成分段的钢筋笼,其钢筋接头应错开排列,将同一平面内的接头数量控制在主筋总量的一半,任意两钢筋搭接处端部区域应使其先折向一侧,且必须固定好钢筋笼的焊接、绑扎,使焊缝的长度和饱满程度均达标。

(七)钢筋笼的运输及吊装

在钢筋笼的运输和吊装中,要使用针对性的手段避免其产生变形。拖运钢筋笼时宜选用钢板车拉运,吊装现场应派专人完成吊装工作。吊装钢筋笼时,待其完全吊起后再将其缓慢吊至桩孔,下降过程中使钢筋笼中心一直对准并垂直桩孔,以防其摇晃与孔壁碰触。缓慢降下时,需实时观测桩孔内水位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形,下令停止,对其情况进行仔细排查。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将其顶面标高的误差控制在5 厘米内,到位后要牢固定位,避免在砼灌注中出现偏笼或浮笼现象。

(八)导浆管安装

导管必须稳固、平滑,笔直,且无任何明显不平区域。导管应根据桩孔深度计算出其长度和节数,并且要保证它的顺直状态,安装前应对其进行水密试验,入孔前要确保导管完好的封闭性能和易拆接性。二次清孔施工结束后将导管放置于管底部与孔底部之间25 到40 厘米左右距离,最后将导管固定在灌注平台孔座上,导管下放中要注意避免其与钢筋笼不小心触碰。

(九)混凝土灌注

地下混凝土浇筑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过程。完成导管的安装后,需要二次清孔,清理结束后桩孔底部0.5 米内的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应符合规定,达到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指标后需立即组织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首批混凝土浇筑后保证导管埋入桩底混凝土深度大于1 米,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将导管埋深严格控制在2 米到4 米之间。地下混凝土浇筑时,宜随时把控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外水位升降情况,据以对导管的提升和拆除进行合理施工,在导管逐步提升中,需使轴线保持竖直状态且其位置居中。需确保混凝土的灌注工作连续进行,不间断,在灌注时长内保证混凝土未达到初凝状态。灌注混凝土时要注意把握好最后一次灌注的量,最后一次的灌注量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的1m,确保顶部混凝土的质量完好。

(十)拔钢护筒

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初凝之前,应合理使用挖机振动锤将护筒一次性拔出,拔出过程尽量确保护筒垂直出孔,以免挂笼,确保灌注桩质量。

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一)塌孔

(1)原因分析:①泥浆的稠度及其它性能参数不符合标准,造成孔壁质量参差不齐;②施工过程中未能按时供给泥浆而导致孔内水头未达标准高度;③护筒埋设深度过浅,其底部渗水导致孔口周边区域被浸湿造成泥浆水头未达设计高度;④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泥浆护壁形成较为缓慢;⑤升降钻头或吊入钢筋笼时触碰孔壁。⑥清孔用时过长或未能在合理期限内灌注砼。

(2)预防措施:①使用密度、粘度、胶体率符合要求的泥浆;② 施工中应供给泥浆及时充分,维稳水头压力;③根据现场土层情况适度加大护筒埋放深度,底部和其附近应夯实;④ 监控松软砂层中的进尺速度,尽量连续施工;⑤提升钻头或吊入钢筋笼时应瞄准钻孔中心垂直吊入,不要碰撞孔壁;⑥ 清孔后及时灌注混凝土。

(二)钢筋笼上浮

(1)原因分析:①孔口处的上端吊筋未固定完好,当提起导管时钢筋笼容易被导管勾住而随之提升;②灌注混凝土时,浇筑速度过快,产生很大的向上冲击力,造成钢筋笼向上浮起晃动;③有时因为机械故障导致混凝土暂时停止浇筑,钢筋和导管之间的砼开始凝结,于是导管提升中易将钢筋笼带出;④混凝土的和易性未达到规范或其塌落度偏低会引起钢筋笼上浮。

(2)防治措施:①使钢筋笼牢固绑扎或焊吊筋固定在护筒上,遏制其上浮;②当混凝土即将灌注至钢筋笼底部时,应减缓其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升至大于钢筋笼底部2m 以上高度后恢复原先的速度;③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减少因机械故障导致混凝土灌注停歇;④应保证砼的塌落度和和易性均达到标准。

(三)砼灌注桩断桩

(1)原因分析:①砼拌合物坍落度过小或离析严重,提升导管时而形成断桩;②第一批次砼浇筑时,孔底距导管底口距离偏大,导致混凝土无法填盖导管底口而导致断桩;③工作人员未准确测量混凝土的高度,使导管悬离混凝土面造成断桩;④导管接头处未良好密封,导致泥浆渗入管内,因此混凝土中产生夹泥层从而断桩;⑤外部环境原因比如停电和机械故障致使混凝土灌注不连续,因此形成断桩。

(2)预防措施:①使用和易性和塌落度都达到要求的砼;②下放导管中,其底口和孔底之间的距离小于40cm;③导管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复核其长度和孔深;④导管使用前应已完成压力和检漏实验,避免泥浆渗入管内而产生断桩;⑤配置好各种机械设备,对各种突发情况准备好应急方案。

三、施工安全要求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安全施工是其重中之重,切勿盲目追求工作效率忽视安全隐患,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文明教育,确保特种作业人员都持证上岗,定期对各大中小型机械进行检修和维护。其中细则如下: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其工作人员必须每人配置好安全防护用品,穿好防护服,只要进入工地必须带好安全帽。

2.泥浆池应设有防护设施,高度大于1.2米,成孔后不能立即浇筑混凝土的桩孔,并保证其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安排专人看护。

3.对于电器电源装置,应按施工规定和说明书安装,检查其是否已装有接地接零装置和触电保护设备。

4.钻孔时不允许工作人员在高低压架空电线下作业、移动桩机时始终拉开与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

5.配电箱以及其他供电设备不得放置在水中或者泥浆中,电线接头要牢固,并且用绝缘材料,电器装置必须设有漏电开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如今应用广泛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施工时,技术人员应认真研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做好各施工工序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关注隐蔽工程与技术难点,树立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尽力排查和避免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力度,鼓励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做到安全,科学、文明的施工。

猜你喜欢
断桩护筒灌注桩
厚淤泥地层灌注桩深长护筒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地基处理(2021年6期)2022-01-09 08:55:24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中国公路(2021年7期)2021-05-11 06:55:18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基础“断桩”的成因与应对探讨
建筑与装饰(2021年6期)2021-04-03 05:43:06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山西建筑(2021年3期)2021-01-22 11:34:32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四川建筑(2020年5期)2020-11-16 08:49:40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运用高压注浆法处理灌注桩断桩
砼灌注桩避免断桩的措施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