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舜 高密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
在高标准农田规划中,不能盲目地对农田进行开发和利用,应根据农田区域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规划。部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并没有从农村对水源的实际需求入手,设计人员以原有资料为主,缺少实地勘察,应该深入基层,切实感知到农民的具体的需求,才能使设计的灌溉工程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现阶段在高标准农田中使用最多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喷灌技术,但是农民对灌溉时间和灌溉技术掌握得不够合理,只是凭借传统的灌溉理念进行农田灌溉,而不结合农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一般通过主观意愿选择灌溉技术,并不做任何调查和研究,这种不合理的选择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传统的灌溉技术并没有对灌溉时间进行细致研究,对不同的农作物不能进行合理的灌溉量设计,如果不能对农作物的灌溉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不但不会促使农作物增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水资源。
我国高标准农田的使用者基本都是农民,而部分农民又具有素质偏低的问题,对高标准农田高效节能灌溉的认知不足,未意识到这一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很多时候甚至会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认为高标准农田施工会占用耕地和影响耕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暂时的损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同时农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不足,很多时候实际操作时只会图自身的方便、快捷而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知识整体灌溉效果不佳,更别说“节水”效果。
当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然而,由于受到农民文化程度低且欠缺节水意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对水利灌溉系统具备更多的认识以及了解,通过总结相关的资料,并且深入实际生活之中加强与农户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得农户能够了解到高效节水技术所具备的经济价值,最终使得农户能够在农业灌溉生产之中积极地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成作业任务,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农户的收入。
在高标准农田发展中必须优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人员应明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内容和应用范围,对水资源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尽量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浪费或者不必要的损耗。根据灌溉需求对每一个灌溉区域的水量指标进行分配,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高效性和节水性。此外,应对农业发展类型引起重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只有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灌溉工程的有效性。
水利工程在使用时,一定要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种植户思想意识进行关注,提高大家高效节水的灌溉意识,只有思想意识提高了,节水灌溉工作才能够事半功倍。思想意识不到位,那么就难以积极地落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难以有效高质量地利用设备,资金可能落实不到位,一旦这些因素存在,都可能影响水利工程的发展。所以,需要关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思想意识的提高。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更好地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当下喷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推广,同时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环境进行技术应用,喷灌技术的主要应用方法是工作人员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运用管道这一形式,选择一些口径较小的喷头,通过将水进行均匀喷洒在农作物上既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同时也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这种情况。
依据农作物在不一样的生长时期所表现的蓄水规律,把水资源经过管道运输到农作物的底部。相对于喷灌技术来讲,这种技术的节水效果更好。并且结合好的施肥还可以增加施肥的效果和使用率。滴灌的方法可以很均匀的进行灌溉,减轻水分的蒸发,完成精准的灌溉量。滴灌系统是用滴头、首都枢纽和管道组成的。应用该技术时要配备农膜覆盖,因为这样能够进行膜下滴灌。将滴灌带埋在农用薄膜下,不但能够保证灌溉均匀,而且能够极大减少蒸发,节约灌溉成本。
现阶段,专门从事农业灌溉领域的专家发明出了一种薄浅湿晒灌溉技术,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声誉,在高效节水方面表现较好,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薄浅湿晒灌溉技术主要表现为农民首先利用薄水进行插秧,然后等到农作物返青时,使用浅水进行灌溉,同时还要在分蘖前确保农田处于湿润状态,等到分蘖后期,再进行晒田工作,在水稻拔节和抽穗过程中,农民要使用薄水进行灌溉,在乳熟过程中要保证农田湿润。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很大限度地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损失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进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应从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强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强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节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