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经济发展改革服务中心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主要存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这两种类型,金融经济的发展也叫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金融经济主要依赖票据、凭证等作为流转媒介,通过市场流转,进而产生一定的利润。为适应时代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推动了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证券交易市场模式的不断改进。
在市场交易流转过程中,相关人员预期得到的收益远远高于实际交易中所产生的收益,即收入的不稳定性或者一定的损失,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发生的金融经济风险。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导致企业破产,甚至会造成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不稳定发展,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金融经济,进而会产生不同的金融经济风险,为有效降低金融经济风险发生率,及时防范金融经济风险,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对金融经济风险种类进行细致了解。
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金融经济风险种类,比如常见的因利率变化产生的金融风险,或者因政策变化产生的金融风险,亦或因会计人员的操作不当产生的金融风险等等。
1.宏观方面
第一,金融利率风险。这种风险的发生率相比其他风险的发生要高。这种风险的发生经常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导致我国利率产生变化。由于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市场利率作为重要发展因素,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变化,金融经济也会随着发生一定的变化,二者呈正向比例关系。第二,金融政策风险。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国内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发展对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国外的情况变化也会对国内的金融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政策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着金融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为及时满足市场需求,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针对市场的发展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应金融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一旦相关金融经济机构违反相关法规,则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法律责任,从而增加了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率。
2.微观方面
第一,金融会计风险。主要受会计人员具体工作的影响。在金融经济发展中,会计人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旦招聘的会计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导致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失误,缺乏金融风险意识,则会造成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同时在金融经济发展中,监督核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履行其金融监督的职能,就会导致一定风向的发生。针对这种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在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中,有关金融机构应具备的相关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相关会计工作人员不及时进行有效监督,导致金融经济违反法规的现象不断发生,造成财务管理出现不同层次的失误,进而加大了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率。第二,金融信贷风险。由于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加大了金融经济的投资力度,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金融信贷现象越来越多。但在信贷过程中,相关机构缺乏对借贷对象的严格审查,进而导致信誉问题的产生。很多企业由于盲目扩张和投资,导致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还款,影响了企业信誉的同时,加大了金融经济风险发生。第三,金融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金融经济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有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针对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进行一些恶意操作,进而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的发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为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降低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率,就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有效的防范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针对金融经济风险种类的不同,不同部门以及人员要加大彼此的监督力度。关于金融信贷风险,就要求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加大对金融信贷的管理,严格审查信贷资格和文件,重视企业的信用审查,从而全面评估企业发展,符合发放信贷的条件,则对其办理贷款手续,进而有效避免坏账现象的发生。并且,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有效的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机制,通过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在制度层面有效降低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率,对违反机制和法规人员,加大打击力度,实现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不健康发展,也会增加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率,因此要重视企业金融经济风险意识的树立。要求企业针对金融经济风险,完善自身制度,良性健康发展,及时规避不同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
由于金融经济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为避免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就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经济体制,为金融市场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从而降低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率。
为避免发生金融会计风险,就需要重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对其进行相关专业能力的培训,减少专业工作失误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求相关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教训,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经济风险已被大家广泛意识到,相关部门也在不断的完善防范金融经济风险发生的法规机制,除了需要帮助企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外,还需要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合理控制信贷规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