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中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2021-01-16 06:22:29董萌德阳市人民医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董萌 德阳市人民医院

2019年政府会计改革计划正式实施,公立医院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重要部分,应根据政府会计改革优化自身预算管理体系,以公立医院发展需求及行业整体规划编制收支计划,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以预算为纽带,将公立医院资源配置金额及数据衔接为有机整体,全面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中的具体应用步骤

(一)全面预算编制

全面预算管理以预算编制为核心,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有效可直接决定预算方案的执行效果,间接对公立医院医疗活动产生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可从收入预算、采购预算、财政专项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四个方面展开,以价量模型为手段,结合公立医院实际运营情况完成收入预算编制工作;各科室应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根据科室发展需求编制采购预算,各科室将部门采购预算上报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与整理审核,以此完成采购预算编制;财政专项预算应由项目执行部门编制,根据项目需求编制专项预算,经医务部整合归类后递交给财务部门。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编制活动的执行主体,应根据各科室、各项目组所递交预算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并上报财政,完成收入总额核定后,由财务部门按“归口管理”原则将预算指标细化分解,将细化后的预算指标传达给各项目组,根据指标调整预算编制,以此完成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工作。

(二)审核及预算执行

财务部门收到各科室、各项目组递交的预算方案后,需结合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式分析药占比、次均费用等指标,审核经费预算、收入预算等方案,将公立医院自身发展规划考虑在内,对不合理或存在缺陷的预算方案进行修正,调整历史相关性项目,控制公立医院收支;采购预算方案的审核应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由资产购置部门分类论证,判断采购预算方案是否合理。归口管理科室应在预算指标下达后需明确审核主体责任,在此过程中财务部门具有审核与监督的权利,财务部门与归口管理科室相互配合,明确采购成本及付款支出,确保各项资产购置此项目符合预算目标。

(三)方案考核及公开

下达并执行预算指标后,财务部门应对全面预算方案进行分析考核,对比实际费用与预算数据间的差异,计算预算偏离度,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对卫生材料占比、医疗收入消耗占比等全面预算管理关键指标进行考核,将关键指标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以此提高预算关键指标完成率。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透明化推进,可于年度结束后,由财务部门公布预算方案执行情况及各科室预算指标完成率,将具体数据上传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并于全院大会公开,增强公立医院全员预算意识,使其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参与性质,关乎自身利益与医院长久发展[1]。

二、优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论证预算项目

公立医院各科室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考虑多方因素,明确科室预算需求,并对进行预算方案可行性分析,判断预算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执行风险,结合风险情况进行规避,例如: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预算,其价值较高,涉及金额庞大,此时应考虑该医疗设备实用性,以此规避医疗资源浪费问题,因此此类设备采购预算应充分论证,根据设备实用性及价值进行合理编制,最大化保障预算方案合理且有效。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管理核心部门,审核各科室、各项目组递交的预算方案时,应谨慎审核,以政策文件、医院营运能力、资金流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严格审核预算方案合理性,对存在缺陷或不合理的预算方案予以驳回,并给予科室反馈意见,优化预算方案,加强论证审核,确保预算方案顺利执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质量。

(二)专项资金进度管理

财政专项资金通常于每年12月31日下发,同时回收两年内未应用的财政专项资金,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下,制定预算方案时需考虑剩余财政专项资金,根据,规避财政专项资金过度沉淀问题。为确保预算方案合理高效,需将未细化的专项资金进行规划,询问上级部门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范围,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细化方案调节预算计划,加强专项资金进度管理,根据医疗项目开展情况加快专项资金周转,提高财政专项预算编制合理性[2]。

(三)完善预算绩效考核

为推动全面预算体系在公立医院中的落实,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内容添加至绩效考核中,统筹全面分析各科室、各项目预算指标完成率,跟踪预算执行情况,杜绝临床医生极端行为,修正考核指标,注重结果反馈。将药占比、次均费用、采购费用、收入情况等指标纳入到科室考核指标中,根据以往预算完成率设定考核指标,并依据预算重要性设定指标权重,同时应明确预算执行风险,将预算执行风险作为考核扣分项,为各科室预算管理提供指导,为提高医院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与预算绩效考核相辅相成,激发医院职工动力,切实提高预算方案执行完成率。预算考核指标的设定可使各科室了解预算编制重点,对其产生约束激励的同时具备一定指导作用,为后续合理化预算编制奠定基础,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渗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应按全面预算编制、审核及预算执行、方案分析及公开的步骤进行应用,为进一步激发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正面作用,提高公立医院预算质量,需充分论证预算项目,注意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并应用预算考核提高医院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09:58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人大建设(2017年6期)2017-09-26 11:50:53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2期)2016-10-08 01:30:27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会计之友(2016年16期)2016-08-12 15:41:37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5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