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污染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2021-01-16 00:27:37谭怀霞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务局
环球市场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官厅水库永定河水体

谭怀霞 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务局

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结合小流域附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要求,立足水土流失现状问题,以提升生态效益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二者共同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小流域治理的含义及价值分析

(一)小流域治理的含义

小流域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土地综合治理,又称为流域治理、山区流域管理、流域管理、集水区经营,其概念是: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布置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做到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为目的而提出的理念和方法。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的综合治理是把小流域治理与流域水土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益,实现流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高。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价值分析

在持续发展原则之下,对于小流域的生态展开综合治理,不但能够保护水资源,而且还能高效展开环境治理,对于由于周围生态环境实施保护。顾名思义,综合治理属于持续发展观念之下全方位治理模式,通过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水污染的治理,打造良好生态系统。因此,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与此同时,水资源属于生命的源泉,生态环境保护过程当中,结合持续发展原则,需要持续加大力度研究水资源改善和水污染治理等问题。现如今,我国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工业生产污水排放,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等,都会导致小流域周围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加之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水土流失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的治理。上述问题也是小流域生态问题治理核心内容。采取有效地治理措施,可改善小流域生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建立生态修复、污染治理以及水体保护等“防线”,统筹规划,从整体上完成生态治理,关注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用绿色治理手段,促使小流域生态与经济能够协调发展,满足持续发展要求。

二、小流域水污染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一)强化水源治理

对于小流域的污水治理,需要分析污水来源。通常而言,为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产生污水,因此,需要结合污水源头,确认治理目标,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对于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利用,提高污水治理质量。如果流域主要的污染来自工业生产,可由环保部门联合环境监测机构,对于工业废水进行检测,若含有毒害物质,需要经过处理,合格之后才能排放。同时,还需对废水内部可再用物质,进行提取,经过处理变为可用资源。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修建蓄水池,对于自然雨水进行收集,用于灌溉农田,节约利用水资源。对于生活污水进行收集,运送到污水厂统一处理,还可设置水沟、池塘等,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通过上述措施,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

(二)做好水生态治理

秉承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建立人工湿地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小流域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全面治理。治理措施应用之前,需要结合小流域污染现状,从实际出发,制定治理措施。如建设湿地需要按照污染物种类选择植物类型,打造湿地系统,并在周围种植绿植,利用绿化系统保护湿地,防止湿地内部水体流失,导致二次次污染问题发生。与此同时,湿地建成以后,还可结合施工情况,完成治理方案的制定。可向湿地当中添加适量营养盐,防止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此外,还可打造人工湿地,对于污染进行治理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1.无害化处理

对于小流域水体污染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解决污染问题,使水污染治理以及生态保护能够协调发展。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制定完善的处理系统,强化处理流程监管,适当采取截留操作,保护流域下游的水体,以免其受到污染。无害化处理,使用环保的方式治理水体污染问题,能够使生态保护和水体治理同步进行,符合持续发展要求。

2.自然修复

使用自然修复的方式,利用生态系统清洁功能,对于小流域周围生态环境高效利用,通过自我修复,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小流域周围通常会存在特定面积的林木资源,不同植物存在生长周期各不相同。同时,如果林木、水体等受到破坏,需要特定时间才能修复,此时,需要加强管理,预防自然环境如气温、病虫害等问题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提前制定防护措施,保护水土。按照持续发展原则,从小流域生态角度出发,制定综合治理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向民众广泛宣传,建立生态管理组织。结合国家法规,对于流域内部生态环境加以改善。例如:可使用封山育林措施,未经过审批,禁止在小流域周围林地进行放牧、垂钓或者砍伐,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同时,还须定期对于林区环境进行清理,制定火灾、洪灾预警机制,管理农田水利,营造优良的环境,快速恢复生态,提高环境治理效果。

3.人工修复

如果小流域周围草地、林木等面积较小时,可采取“水保林”以及“疏林补植”等措施,通过勘察,结合当地生态特点以及植物生长特点,秉承生物多样化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合适的苗木。针对坡度陡、土层贫瘠的区域,可采取人工修复的方式,将植被覆盖面积不断增加。还可使用小坡度地块种植果树,便于管理,保证林木成活率,经济效益良好,将小流域生态有效改善,治理水土流失。人工修复期间,应该严格按照植物特点以及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选择植被,修复过程需要避开农田以及水利设施区域,严格按照作物种类,采取修复措施。修复之后及时除草,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管理等工作,提高小流域植被修复质量。

(三)落实水安全管理

水安全管理,主要应从防洪角度出发,预防山洪,结合小流域中山洪沟主要特点,因地制宜,将小流域作为重点治理单元,使用如下几种措施:第一,岩土工程,主要包括设置拦挡措施、排洪涵洞、防洪堤、排洪沟或者排洪渠等;第二,生物工程,在沟道和沟头等位置采取生物工程治理措施,削减洪峰;设置疏导工程或者拦挡工程,降低对堤坝的冲刷;第三,其他措施,如:建设山洪预警系统、通信系统,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和紧急预案等。

(四)水景观治理

为加强小流域的水景观治理,还可在流域周边的水景观沟道或者美化水库周边环境,种植具备观赏价值的榆树或者松柏,还可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或者种植花卉、草皮等,打造水清岸绿的河道景观,配合沟渠清淤和整治工作,强化景观治理效果。

从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于原有破面的生态及时修复,既可植树种草,也可建设田间工程,具体可结合坡度大小,选择坡面治理措施。如果坡度小于5°,对于斜坡、顺坡垄等位置,可使用横坡垄的治理方式;对于坡度在5°~15°的坡面,如果土层性质以及土壤环境适合作物生长,可将其改成地耕植物区,可沿等高线展开整地,并挖设排水沟,打造梯田。如果坡度大于15°,可因地制宜,配置林木植被,保证植被在河边上能顺利成长,降低坡面水土流失问题。特别是在雨季,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对于地面的冲积,导致地表被侵蚀或者地面裸露等问题。

三、案例分析

2003年,北京启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对576条山区小流域内的污水、垃圾、厕所、沟道、面源污染开展综合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以下以北京市域内永定河为例展开分析。

(一)永定河概况

永定河全长747 km,流域面积约为4.70万km2,流经山西、内蒙、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112°~117°45′E,39°~41°20′N)。流域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程变化较大,山区面积占80%以上,南北分别为大清河和内陆河水系,东西分别与潮白河和黄河流域相接;以官厅水库和三家店水库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本研究主要关注官厅水库以上永定河上游流域部分,主要包括洋河和桑干河两大支流,是官厅水库的主要补给源及水源涵养区。洋河发源于内蒙古和山西省,主要流经河北张家口境内,总长度为262 km,流域面积约15078 km2;桑干河主源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流经山西和河北两省,长度为241 km,面积约为16748.7 km2。

永定河自门头沟入境流经全市170余公里,其中门头沟段102公里。从去年起,门头沟对永定河做了大量保护工作,取缔所有烧烤摊,建成了5750平方米的亲水绿地公园。近日来,门头沟从“上山、入村、下河”多个维度,对永定河开展系统化的治理。

(二)永定河生态治理主要做法

1.强化污染治理,不断修复水体水质

2004年中德双方合作实施了官厅水库污染水体生态湿地处理技术示范工程,将永定河入库水引入黑土洼湿地,利用湿地净化污染,其中对总氮TN、总磷TP、生化需氧量BOD5和氨氮NH3-N去除率较高,可消减永定河入库污染总量的14%左右,水质改善效果明显。2017年,在总结黑土洼湿地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官厅水库入库口建设了八号桥湿地工程,利用多变的地形设计了森林湿地、岛屿湿地、湖泊湿地、生物塘湿地、溪流湿地及鱼鳞湿地等多种形式,2019年9月建成并投入,日处理能力为26万m3,对入库水体的处理率由之前的40%提升至100%,入库水质由Ⅴ类水提升至Ⅳ类水。

截至2019年底,除TN、氟化物等个别指标超标外,官厅水库水质BOD、NH3-N指标达到II类;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TP年均值达到III类。

2.加强生态补水,逐步修复下游河道生态功能

2007—2018年以来,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地协调调度下,共组织实施了10次永定河官厅水库上游集中输水和生态水量调度,河北省、山西省通过各水库累计下泄水量6.3亿m3,北京市累计净收水3.08亿m3。

2018年12月,海委和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和天津市等4省市水利部门以及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签署的《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达成了“遇枯水年时,启动引黄生态补水,入官厅水库的黄河水量不低于1亿m3,并力争多调水”的协议。2019—2020年上半年,在海委协调下,分3次从万家寨引黄北干线1#隧洞引黄河水入官厅水库。其中2019年引黄河水1.94亿m3,收水0.92亿m3;2020年上半年引黄0.84亿m3,山西河北水库集中输水0.65亿m3,收水0.65亿m3。

为修复永定河下游生态环境,2019年官厅水库第1次向永定河平原段试验性生态补水,历时87 d,官厅水库下泄水量2.23亿m3,水头到达黄良铁路桥南800 m,距卢沟桥15 km。2020年春季继续通过官厅水库向永定河平原段实施集中生态补水,补水历时24 d,累计下泄水量1.64亿m3。实施“用水开路、用水引路”,关停山峡段阻断通水的下马岭、下苇甸电站,40年来山峡段首次实现不断流,平原南段首次实现水流潺潺景象,水头最终到达天津市武清区104国道永定新河大桥,官厅水库以下形成248 km有水河道,境内170 km实现25年首次全线通水目标,实现永定河京津冀三地水流贯通,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最高回升达到20 m,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四、结语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从多个方向找到可以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逐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问题要从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量,找到适宜的治理方法,逐步解决流域内水土流失问题。

猜你喜欢
官厅水库永定河水体
永定河治理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海河水利(2024年4期)2024-05-06 03:36:16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水利(2022年9期)2022-06-02 02:35:02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美丽河北之永定河
公民与法治(2020年8期)2020-05-21 07:39:16
一条母亲河的前世今生——大型音舞诗画《四季永定河》精彩绽放
绿色中国(2019年24期)2019-11-26 07:14:10
官厅水库夏季叶绿素a浓度短时分布特征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官厅水库跨界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绿色科技(2017年6期)2017-04-20 10:28:01
欧盟将禁止八种水体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