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较

2021-01-16 00:27:37陈彬安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1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全过程建设项目

陈彬 安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基于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在前苏联定额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建筑行业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项目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不断应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细化工程,选择合适的方法合理估算投资,估算初步设计、竣工结算、施工图预算等,并准确控制资金的准确性。合理调控项目物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更好地完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需要确保各部门的配合和履行职责。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我国建设工程造价体系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整体上看,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分支,工程造价管理涵盖所有分支,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因此得到全球建筑行业的广泛认可。然而,目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决策依据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管理侧重于估算每个项目成本的过程,而忽略了整个项目的维护过程,从长远来看,会给整个项目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重视建设初期的资金投入,后期的运维成本会大大降低。降低整个生命周期的施工成本,所以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理念不能仅仅是造价。

(二)缺乏管理理论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一些可实施的计划方案存在大量的问题,没有关于维护运营费用的详细条款,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松散,漏洞很多。

(三)无法满足国际要求

定额静态分析是我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管理方法,其关键内容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不符合国外的工程监理控制。

(四)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目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和实施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建立具体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不法分子浑水摸鱼的现象,使得工程造价虚报现象频繁发生,对项目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为建设项目埋下隐患。

(五)造价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在计算项目成本时,往往是以静态法为基础,而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仅仅是以控制项目成本为标准。我国现行的管理方法是监理制,即在施工阶段负责项目监理。然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更多的关注将集中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管理上,这在中国现阶段还没有很好地完成。由于其竣工后质量的极大不稳定性,投资范围将失控,造成投资成本。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期、使用期、拆除和改造期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称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审计和跟踪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被称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有许多优势。

1.从施工时间的角度出发,要求管理者从项目整体的角度来估算各环节的资金流量,管理者更加全面、科学。

2.从投资决策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指导管理者全面、细致地考虑建设项目的成本运作以及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多种成本方案的设置,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得出最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3.设计人员从合理投资方案的角度,全面细致地考虑由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决定的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工程建设的优化,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4.从项目实施角度看,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可以使项目合同的总体规划、项目方案的确定以及设计方案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5.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角度,从整个建设项目的角度考虑问题,使管理者能够在成本和工程材料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无污染、节能的环保材料,从而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采用一次性装修等环保措施,在优化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提高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可以得出结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上和思维上都优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三、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在分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理解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对这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综合比较表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实施于整个项目建设和施工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造价控制。管理思维的起点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施工阶段的管理模式。全生命项目成本管理模式耗时更长,适用性更强。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模式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整体管理模式更加严谨,既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效益,又能在运营阶段实现一定的环保功能。使项目建设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四、结语

经过比较分析,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模式优于全过程项目成本管理模式。目前,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将现有的建筑工程模式与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相结合,才能建立符合中国建筑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全过程建设项目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6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14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