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涵 安徽欣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发展时期,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尤其是目前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而言,要加强对造价全过程的管理跟踪审计,这样才能够为整个施工现场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保证。现阶段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造价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促使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保证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以此来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在对工程项目降低成本上占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能够通过工程总价的审计而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使得企业继续良性发展并持续发展下去。传统的工程造价审计大多采用静态的管理模式,这大大制约了工程项目的进展,静态管理模式无法及时对工程管理总价干预,不能够积极面对工程的动态变化,时常处于被动的局面,这样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不利。现在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已经放弃了静态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改为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工程企业的施工成本,也使得工程的各个项目能够顺利地开展,从而避开了静态管理的各种对工程总价不利的影响,在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中要对以下三点做更进一步的审计并加以注意,首先是在设计方面,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才能有经济性,在设计环节的审计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总资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施工环节,施工环节涉及物资、机械设备还有人工。最后就是验收环节,这三个环节就是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最主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只有通过这种全过程跟踪的审计方法才能在建筑企业降低成本上有所突破。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的现象发生,避免了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资金流向不明,资金支出不具体、不细化的现象。
工程项目施工前,引入造价跟踪审计,可加强对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费用的控制,实现对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编订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招投标文件中的不完善之处,并返回建筑单位进行纠正和修改,进而保证招投标文件编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工程项目在后续阶段实施的可行性。施工前的造价跟踪审计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招投标程序结构的审查,严格审核工程项目的各项条款是否合规化,保证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的一致性;同时,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审计项目资金的审查,确认项目资金的来源,加强对项目资金风险的预见和管控,进而推进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保证施工作业活动有序化进行。施工前的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为了能够保证审计效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审计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需要将跟踪审计以及绩效审计进行有效融合,这样能够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投资机构需要与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合作,意识到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加强对审计系统内部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其自身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效果。
完善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制度是工程造价审计的基础,没有工程造价的审计制度,就无法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顺利展开,审计工作的制度的产生,会使审计工作人员有一个参照的标准,从而避免一些人为失误或政策性的失误,使得审计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在制度中,也约束了部分素质不高的审计人员,严控失职行为。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的产生,是针对整个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工作人员,使得各项工作更明细化、具体化提供了制度依据,保证审计工作运转正常,效率更高。
建筑企业提升对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中隐蔽性工程隐患的预见,实现对材料采购、施工设计、工程监督等环节的审计,加强对施工质量通病的预见,并及时进行指导。加强对材料供应商资质的审核,深入了解材料供应商生产、加工流程,切实把控供应商材料质量,从源头上加以把控,并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材料供应链,保证材料质量同时,实现对经济成本的把控。在施工现场签证审计环节中,审查施工设计、设计签证变更内容是否符合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量计算结果的核实,确保设计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全过程跟踪审计效率和质量,建筑企业积极转变传统审计工作模式,加强对审计工作模式改革和创新,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充分依托互联网载体,实行建筑工程造价数字化在线审计工作模式,优化整合了造价跟踪审计资源,大大提高了建筑企业造价跟踪审计效率,包括工程项目信息数据的提取、工程量计算等,提升信息传输时效,保证建筑企业高效完成审计任务。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有利于为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提供保证,同时能够保证其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保证对相关数据信息及时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尽可能避免市场不稳定因素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在实现对成本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