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 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方山木瓜煤矿
党的十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煤企纪检监察部门在推动煤企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稳定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持续深入,纪委监督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相对于先前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对更好发挥煤矿企业纪委监督“探头”作用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当前纪委监督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对各类监督重点聚焦程度不够的问题明显,相关的规章制度相对于实际需求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滞后性、不完善的问题突出,影响到纪委监督工作实际效果的提升。同时,从纪委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方式方法滞后的情况也较为明显,影响到纪委监督工作开展的质量。
其次,随着煤企对纪委监督工作需求量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升的实际,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很多煤企纪委监督工作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人员的整体配置相对于实际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差距,相关的培训提升工作也没有及时跟上,人员素质没有得到持续有效提升。
此外,从煤企纪委监督人员监督执纪情况来看,作为党内生活的“护林员”,部分人员并没有坚守工作底线,出现了吃拿卡要问题,甚至触犯了相关的党纪法规,这对纪委监督工作“探头”作用的发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对纪委监督体制机制进行健全完善。在煤企内应当形成纪检监察机构联席会商机制,对纪委监督过程中各类疑难杂症进行全面的研判分析,对监督经验做法进行全面的分享总结,从而研判得出更多纪委监督的新方法、新思路。其次,对纪委监督相关的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在煤企内推动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的全方位监督机制。第三,将“再监督、再检查”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煤企在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类型的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等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问题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将其中可能存在的权权交易等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全面精准的挖掘出来,精准有效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其次,构建出常态化督促联系制度。为了进一步提升纪委监督实际效果,在煤企内形成上下联动的纪委监督格局非常关键,推动纪委监督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煤企基层项目中,特别是对下属企业内纪委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将重点项目作为试点,形成上下联动的纪委监督工作模式,特别是对各类问题线索处置的过程中,形成上下、左右协调的协作机制,这对于提升监督措施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非常关键。
第三,形成“纪委大监督”工作格局。在煤企内形成以党内监督工作为主导,推动形成纪委监督与煤企内部审计监督相互结合的监督格局,打通各类监督的有机贯通,全面提升纪委监督工作开展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对各类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面推行“集体会诊”的方式,将纪委监督效果最大化。同时,煤企应当结合纪委监督工作开展实际,落实落细中央关于国企开展纪委监督工作的相关考核规定,推动纪委监督部门更为履行职责使命。此外,对干部廉政档案应当作为重要抓手,充分运用监督工作开展的“广角镜”,对煤企内各类监督对象开展监督对象精细分析,全面提升监督实效。
当前煤企纪委监督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全面加强纪委监督队伍建设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构建纪委监督“人才库”,为纪委监督“探头”作用的发挥提供出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纪委监委岗位的人员配置、机构编制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然后以严格的考试程序、审批程序等,真正将思想品德过硬、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选拔到纪委监督工作岗位上,对于均符合条件的人员,均纳入到“人才信息库”中,对人才库的管理也应当秉持动态调整的原则,对不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人员及时剔除,对符合要求的人员及时纳入到人才库中。同时,还应当持续加强对纪委监督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采取动态培训与定期培训的方式,采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形式,持续加强纪委监督人员的培养,为高质量发挥“探头”作用发挥出人才支撑的作用。
纪委监督工作相对于煤企内其他工作较为特殊,对纪委监督干部的管理也应当强化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构建科学的煤企纪委监督岗位人员晋升机制,拓展人才的成长空间,不断提升纪委监督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对出现的纪委监督违纪违法问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位,推动纪委监督干部更高质量履行职责使命。
综上分析,当前煤企纪委监督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面临很多新问题,如何更高质量的将“探头”作用发挥出来是当前煤企纪委监督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煤企纪委监督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内容上进行实化细化,还需要全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及效果导向,从而更好提升纪委监督“探头”作用实际效果的发挥,为煤企更好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出强有力的纪委监督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