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山西省晋塔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传统会计领域不断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财务已不仅仅充当核算和监督的角色,更在企业战略制定、流程优化乃至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类型由核算型财务转变为管理型、战略型财务;财务角色由“账房先生”转变为管理参谋、决策助手;财务功能由记录与报告转变为支持与控制、运作与规划。业财融合越来越成为财务职能发挥作用的基础,财务赋能管理、融入业务是大势所趋。
业财融合主要是指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实现业务和财务工作的高度结合,也就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在完成自身基础工作内容的同时,对企业组织结构、业务部门运营情况及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性分析,充分了解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流程,对于业务活动的运作具有明确掌握,科学合理的将财务管理工作引进到业务工作当中,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在业财融合实际运行过程中,财务部门除了需要完成基本的账务、核算和监管工作以外,还需要与业务工作进行结合,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管、事后控制,从而有助于将财务工作全面深入到业务工作流程当中。
在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之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两种不同的模式与系统。但是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需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积极配合,协同合作,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工作模式不同,在导致业财融合工作在推进过程遇到许多阻碍,降低了业财融合工作效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能对相关部门形成一定的约束与限制,促进业财融合工作更好开展。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对此缺乏正确的认知,未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管理机构,阻碍了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
数据来源于业务本身,而财务作为数据输出的部门,要分析整合数据形成结果输出,就必须先有数据源的输入。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部门除涉及资金支付需求外,很少与财务部门联系,加之财务主要负责对资金的核算监督,根本不参与业务经营,难以获得相关业务数据。此外,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互相不理解,存在着部门利益冲突等,这也造成了一定的矛盾。业务部门不配合、不信服财务部门的情况,极大地阻碍了财务数据的高效收集。
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决策力量,对于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业财融合在企业开展的实际效果,因此企业应当建立统一的业财融合管理机构,对于业财融合进行统一的协调规划,制定相关标准。充分了解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的经营情况,更好地协调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促进部门之间更好地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流与沟通,对业财融合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严谨且细致的配置,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业财融合模式的运行。首先可以针对财务部门的形式以及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帮助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模式的转变,其次针对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财务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信息化应用能力。
通过建立E R P 项目,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企业业务流程、财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打破管理壁垒和信息壁垒,建立业财一体化数据处理流程,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高度集成、实时传递,可以有效解决财务部门数据收集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和管控的效率。同时,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运营流程的数据在线,链接客户,智慧决策,可提高业务决策的自动化程度;聚焦财务部门于财务管控和财务分析,优化财务职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业财融合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与完善,明确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职责与权限,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实现“事事有监督”,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做好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实现业务与财务工作的集中化管理模式,确保业财融合模式落实到位,更好的发挥业财融合在企业发展经营进程中的价值与优势,提升员工对于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同时完善企业内部业财融合奖惩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员工进行及时的追责,摒弃传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业财融合模式开展流程,确保业财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一方面,业财融合作为企业财务人员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决定财务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财务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职能,业财的高质量融合有利于发挥财务对业务发展的决策支持、资源保障、风险把控等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高效发展。我国企业业财融合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两个部门加强沟通,互动磨合。随着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业财融合的持续关注和进一步认识,业财融合必将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