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2021-01-15 23:24:45高洁辽宁省开原市财政金融审计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财政战略

高洁 辽宁省开原市财政金融审计服务中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乡村治理面临了经济新常态、利益分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财政进行化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与支柱,这一新理论的提出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财政政策必须具备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财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决策,振兴乡村需要凝聚各方力量,运用多种因素、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以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财政部门作为联结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政策性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财政工作的落实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政策工具手段;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来看,财政政策的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从政治性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财政工作的开展为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持。现阶段,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质量,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2019)》将金融支持当成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并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指引[1]。

二、财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处理的历史关口,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落后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步伐,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越发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十九大上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从全局战略高度对工农、城乡关系进行分析与处理,尽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短板,保障我国工农、城乡发展朝着同步、协调、和谐、融合的方向发展。

(一)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在振兴农业农村,致使当前部分地区的工作人员将乡村振兴与农村振兴画上了等号。但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确实需要政府、社会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等部分进行振兴,但振兴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还应当是人。尽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这种“重物轻人”的财政支持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人”这一因素未能得到满足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众多的问题,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将与“人”相关的各项需求当成财政工作根本导向的方式,提升工作的质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初期,财政部门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而忽视了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致使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类似乡村居民素质偏低、人才供应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实。现阶段,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财政部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进行财政支持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将资金朝着与“人”相关的领域倾斜,而不是简单地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具体来说,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人才是保证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然而受当前大部分乡村居民以务农为主业,并且知识水平偏低的情况,财政部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支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大乡村以公益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大专院校、乡村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机构的支持的方式,构建新型的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以便令农民可以产生终身学习以及自主创业的意识,在后续的生活工作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面对当前大量青壮年流失,乡村经济发展整体呈下滑趋势的情况,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加快乡村科技服务体系、人才建设体系、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构建的方式,鼓励科技型人才下乡,并且为人才创设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证科研人才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乡村发展提供助力[2]。

(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明确多元共振的思路

财政作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落实的主要资金供给者,其职责在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但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众多部门将财政当成了乡村振兴过程中全部资金的唯一来源,在工作过程中,各部门均站在自身的发展立场上向财政部门提出自身的资金需求,将这些部门所需的资金进行相加可以发现,资金总额过大财政根本无力承担。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当前财政工作展开的过程中,财政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强化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方式,对当前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引导,健全多渠道的资本投入,以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多渠道的资金保障。

1.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构建财政金融联动机制,财政部门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将财政金融政策进行结合,激活金融资本的内在动力,通过将传统以财政部门“单兵出击”为主的财政支持机制,转化为由财政部门与金融资本“联动出击”为主的财政支持模式。举例来说,为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某农村政府财政部门在考虑到当地经济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财政补贴、贷款奖励、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外界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3]。

2.引进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为切实实现财政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联合,财政部门需要科学运用PPP 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当中。具体来说,现阶段,财政部门可以通过PPP 模式对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进行保护与支持,保障金融机构的利益,并且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资本资金补助、财政补贴等方式保障社会资本的基本收益,提升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3.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

现阶段,财政部门可以在强化当地债券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基础上,鼓励当地政府基于优质项目适量发行与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的专项债券,并且在后续工作过程中,依照债券发行的实际情况对债券体系加以完善,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部分特定领域建设工作加以支持。

(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夯实制度保障的基石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为保障财政工作能够对产权制度进行支持、保证各项要素的均等化发展,财政部门必须构建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框架”,确保“重物更重人”的思想理念能够落到实处。现阶段,财政部门在进行政策优化的过程中,可以从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互通这几方面入手,对相应的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为后续财政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深化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成员,享有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集体土地承包使用权,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为保障农民的个人权益不受到侵犯,财政部门需要结合当前农民的具体权益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优化,建立健全城乡、地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最大程度地扶持当地集体经济的发展,确保农民可以切实享受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以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支持。

三、结论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转化社会矛盾,推动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战略安排,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此背景下,财政工作的落实不仅仅指的是资金的投入,还包括利用财政工作的价值引导、推进治理能力,升华财政工作的价值理性升华,在推进构建民主财政关系的同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升华乡村治理工作的内涵。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财政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卷宗(2021年22期)2021-04-15 01:22:17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战略
战略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 04:39:18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