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必 中共白城市委党校
针对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背景下,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具有较大差距,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党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拥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以及产业兴旺五个方面,乡村旅游是产业兴旺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时尚,更多的城市居民渴望来到乡村中感受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其发展有助于实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模块。
乡村旅游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旅游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富裕程度,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第二,乡村旅游能够改善乡村的自然生态,保持文明的乡风乡貌,提升当地的文明程度;第三,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可以吸引城市务工人员返乡,解决农民创业难、就业难的社会问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四,乡村旅游可以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带动购物、游乐、餐饮以及民宿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
乡村振兴能够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其具体体现在:第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旅游能够更加有序、健康以及顺利的发展,将当地的农业优势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形成全新的旅游业态,是旅游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满足当前游客的多元化精神诉求;第二,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老少穷地区,其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通过乡村振兴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乡村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并且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以及古色建筑,在乡村振兴的指导下,可以更好的保护当地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物质基础;第四,乡村振兴能够从宏观层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和规划,促使向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2]。
乡村地区拥有城市地区所不具备的旅游资源,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但是以往的固化旅游模式已经难以吸引游客,因此,想要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则要加速产业融合,构建“乡村+”“文化+”“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首先,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积极打造物流、商贸、制造业、手工业以及农副产品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具有当地文化和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其次,对优势资源进行注重开发,培育乡村旅游综合体,例如利用当地的文化优势、农业优势以及自然优势,发展全新的购物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精神诉求和休闲需求;最后,积极培育富有当地农业特色的旅游新型产业,例如农业生产体验、乡村生活体验等,现代乡村的慢节奏生活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和观光[3]。
发展乡村旅游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当地政府给予有力扶持,并且加大各项资源的投入,完成乡村地区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为旅游产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加大人才资源投入,目前在我国乡村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阻碍,因此,当地政府要积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建设,给予人才以适当的补贴,与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人才的有效流动;其次,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助力,例如像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加强基建建设和道路建设,疏通城乡交通路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和游玩;最后,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通过公建民营、村企联营等方式,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业格局,并且给予政策方面的扶持[4]。
乡村环境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吸引城市游客来此观光的重要原因,保护乡村环境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对现有的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首先,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对污染乡村环境的行为进行治理,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污染行为,通过抖音、微博、新媒体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其次,乡村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有别于城市的文化环境,其也是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当地政府要注重保护乡村现有文化风俗,将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例如挖掘民俗文化、生活文化以及农耕文化,赋予乡村旅游不同的文化内涵;最后,乡村生活环境与城市生活环境存在巨大差别,在现代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乡村的田园建筑风格以及悠闲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当地政府要注重保护乡村生活环境,例如保留古香古色的建筑群等。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属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当地政府要给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高度重视,将其打造为地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