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琴
(额尔古纳市图书馆 内蒙古 额尔古纳 022250)
额尔古纳市图书馆成立于1988年,馆舍面积600m2。其前身是额尔古纳右旗文化馆内设的一个图书室。2013年,图书馆新馆建成,馆舍总面积2000m2,是额尔古纳市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场所。图书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外借室、少数民族特色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儿童活动室、儿童电子阅览区、少儿亲子活动区、残障人阅览室、自修室,有阅览座位180多个。
图书馆面向社会完全免费开放,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开馆时间为每天的上午8:30-12:30;下午14:30-19:00。年读者人数为1.09万人,年平均读者人数为2500人。
(一)书刊借阅服务
额尔古纳市图书馆总藏书量83285种,145000多册,其中电子图书100000册;订购期刊596种,其中,电子期刊 396 种,纸质期刊200种;报纸50种,其中,电子阅读报纸38种,纸质报纸12种;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总量3.1TB,总存储量15TB。现已建成地方文献专藏室、俄罗斯文献、蒙古文文献特色阅览室。图书馆现藏有蒙文图书10000册,蒙文期刊16余种,俄罗斯文献500册。
1.图书外借服务
图书馆旧馆的书库面积为200m2,现馆书库面积为700m2。外借服务人员2人,年平均每年外借图书4.03万册次。
2.报刊阅览服务
图书馆报刊阅览室,面积为100m2,工作人员2人,年报刊服务人数为1.2万人次。
3.数字资源服务
图书馆网站内有6个资源库,包括丝绸之路宗教历史文化数据库、“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数据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研究数据库、丝绸之路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书籍库、期刊、博硕、会议、报纸数据库等。实现全馆免费无线WIFI覆盖,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各类信息咨询服务。
2010年,图书馆成立电子阅览室,面积90m2,有25台电脑,1名工作人员。网络中心有服务器2台,硬盘总存储规模可达15TB, 数字资源总量为3.1TB。配备数字借阅机2台、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机2台、少儿多媒体互动一体机2台、LED大显示屏1块。
(二)少儿服务
1.硬件建设
图书馆自1988年成立以来就设有儿童阅览室,2013年迁入新馆后成立了少儿图书馆。1988年,儿童阅览室的面积为60m2,阅览室坐位60个,儿童读物280种。新馆建成后的少儿图书馆的面积为800m2,图书藏量达到了3200册,报纸6种,电子资源25种。此外,少儿图书馆还设有儿童活动室,面积为100m2,配备多种儿童娱乐设施。
2.对少儿读者服务情况
近几年,图书馆针对全市少儿读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包括讲座培训、诗歌朗诵、故事会、读书会、主题征文、手抄报、绘画展、电脑操作课等,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受到了少儿读者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得到了当地学校的大力支持和主管部门的表彰,为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阵地活动
组织市内中小学生开展主题书展参观、观看讲座视频、诗歌朗诵、故事会和幼儿亲子等各类少儿服务活动,每年举办的阵地少儿活动达30几场;利用电子阅览室组织少儿开展主题视频观看、电脑操作课、网络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少儿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组织少儿参与各种网上读书比赛活动,内容涵盖课程知识、科普知识、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和预防上网成瘾知识等诸多方面。
(2)假期活动
每年寒暑假期,图书馆为小读者组织各种读书会、故事会、专题讲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科技活动、电脑学习班、劳动动手技巧等活动,为丰富少儿节假日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作用。
(3)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
近年来,图书馆与市内各中小学联合举办了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和主题征文活动。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三)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服务
图书馆共搜集本地音像资料23种、地方文献88种,130册、蒙文文献10000余册;俄罗斯文献500册。地方文献、民族文献阅览室的面积为68m2。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的社会服务情况包括:1.地方文献只限于读者来馆阅读,对党政机关、教育部门及广大读者查阅民族地方文献提供全方位服务;2.结合达标验收对地方文献工作进行调整;3.对原有的书目数据进行细化;4.将搜集来的地方文献快速加工整理好与读者见面。
(四)总分馆制的建立与服务
总分馆制这一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由同一个建设主体资助、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其中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作为总馆,另外处于从属地位的作为分馆,分馆在业务上接受总馆管理。
额尔古纳市图书馆自2015年至今共设有两个分馆,与15个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以及各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部分村、嘎查等签订了服务网点协议。各分馆积极参加总馆的各项活动,运行状况良好。总分馆制的实行,极大丰富了额尔古纳市边远山区民众的文化生活,增加了总馆的读者人数、图书的借阅率和流通率。分馆的面积为80m2,馆藏图书数量在2000册,期刊1000册。图书馆分馆和基础服务网点遍布额尔古纳市所有的乡镇苏木、嘎查,服务覆盖了全市所有人口。图书馆每年不定期为各分馆和服务网点更换图书。
(五)草原书屋、农家书屋、数字资源走进蒙古包服务
额尔古纳市草原书屋共有27个,基本遍布所有乡镇;有数字书屋共有24个,基本遍布比较偏远的农场、嘎查、哨卡等。
(六)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开展“书香额尔古纳”阅读活动。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妇联、科协、文联、图书馆和文化馆共同举办,主要目的是围绕“书香内蒙古”建设目标,以“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额尔古纳”为主题,积极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读书活动,旨在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市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提升文化生活品质,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
2013年至今,图书馆共举办各类全市中小学生朗诵和演讲9次;举办各类书画比赛与展览10次,内容包括“书香中国”“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倡导全民阅读”“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展览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读书美好瞬间,展现书香额尔古纳浓厚底蕴,传递精神文化正能量。活动现场,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引导市民观看宣传板等形式,倡导阅读、指导阅读,营造全民阅读风气,让更多的人了解、走进和利用图书馆。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市民的阅读热情,营造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阅读活动常年化、法制化、全民化。
额尔古纳市图书馆根据馆工作实际和业务上级的要求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的服务工作,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馆舍不独立。图书馆与规划馆、档案馆共用一栋建筑;馆舍主立面面向东面,东西不通透,通风不畅;装修环保性较差。前两年,政府投资200万元对馆舍进行了整修,加装了通风设备,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
(二)纸质文献总入藏量较低,只有45000册。经费投入少,新书购买量较小,很难实现更大的文献需求保障,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各个层次读者的需要,影响了图书文献的社会服务质量。
(三)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在文献采编、参考咨询与辅导、现代技术服务、民地文献建设与服务等岗位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不足,影响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
随着群众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增长,不断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只有改进基层图书馆服务条件和手段,才能满足社会和读者的服务需求。
(一)筹措资金,由政府主导建设新的馆设。
(二)增加经费投入,保障购书经费按时到位。
(三)引进高学历人才、招录高质量工作人员逐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