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1-01-10 00:37:33姚雨婷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姚雨婷

基金项目:2021年度浙江省统计研究课题《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浙江省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分析》(项目编号:21TJQN17);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数”“智”赋能视角下绍兴市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综合评价与对策分析》(项目编号:145J004)成果

摘 要:本文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重大影响,并探索构建符合制造业当前发展现状的数字化成熟度评价体系。通过确定制造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原则,分别从数字化战略、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绩效4个一级指标、数字化重视程度等10个二级指标、数字化管理职位的级别设置等27个三级指标来对制造业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工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2018)指出,我国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来推动产业技术的变革和优化升级,从而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数字技术驱动中小企业价值链攀升的网络连接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值创造效应和价值链治理效应,已成为解决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的一种有效探索。

近年来,浙江省始终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方针,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五年倍增”计划,重点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的制造业转型新路。浙江省产业数字化发展总体目标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到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较2017年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上,基本建成“三区三中心”。为此,本文根据产业数字化时代对企业转型的新要求,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探索构建符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浙江省的数字化经济发展摸清现状,指明方向,有助于政府和制造企业更好理解行业和企业目前的定位和潜在的发展需求,帮助全省更快实现“制造产业数字化”,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更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数字化含义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该倡议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白皮书(2017)又将数字经济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使用部门因数字化而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在制造业,数字化最早来源于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出现,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了质的飞跃。数字化变革使人们能够在行业中使用先进的技术从而引发变革,这个过程也催生出了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新制造业现象,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活力,制造业将成为今后数字经济发挥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动能作用的主战场。

从制造企业层面来讲,数字化转型赋能的重点不仅在于数字化技术,还包括企业管理方式、商业模式、客户关系等方面,都需要企业积极地执行变革。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将数字技术与企业的业务相融合,全面实现数字化是企业通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

从制造行业层面来讲,制造业数字技术需要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并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和运营效率,将对传统行业模式产生潜在影响。行业要以数字化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以大数据为核心,人工智能为途径,云化服务为形式,企业组织制度流程的优化重构和数字化人才培育为保障,实现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企业组织业务创新发展。

二、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本研究的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指标,从数字化战略、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绩效四个角度来系统评估企业的数字化现状,其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指的是评价体系要能充分反映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水平,从而体现出企业数字化实施的实际情况。每个评价指标之间要相互独立,避免含义交叉重复,同时又要做到充分展示其含义。(2) 可操作性强原则。每个指标的定义都需清晰易懂,也要便于数据的搜集,能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结果的运用上既可以单个企业自身纵向比较,也可以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之间横向比较。(3) 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统计调查体系的不断完善等因素做出调整,以适应行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2.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核心要素分析

本文从数字化战略、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绩效4个一级指标,数字化重视程度等10个二级指标、数字化管理职位的级别设置等27个三级指标来对制造业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所有指標在获取具体的数据和样本时都是以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展现,以企业管理层的满意度量表测试结果为依据。

(1) 数字化战略与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

数字化战略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指挥棒,主导着企业数字化的方向,因此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的评价与企业数字化战略有着密切联系。关于企业数字化战略这一一级指标,下设数字化重视程度、数字生态系统建设和数字化人才建设三个二级指标。从数字化重视程度来看,其关键评价要素包括:①数字化管理职位的级别设置。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针对数字化相关管理岗位设置级别的合理性及效果的满意程度。②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数字化建设所投入资金力度的满意程度。从数字生态系统建设角度,其核心要素包括:①产业链业务协同的数字化程度。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数字化程度是否能够帮助产业链实现高速运转的满意度。②互联网生态适应能力。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是否能较好适应互联网纵向产业链整合、横向用户关系整合的满意度。从数字化人才建设角度出发,其核心要素包括:①管理层数字化素质。衡量管理层对于自身数字化相关能力和素养的满意程度。②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衡量管理层对于企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满意程度。

(2) 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其他的一系列数字化改革就无从谈起。数字化基础设施下设IT基础设施和设备数字化建设两个二级指标,从IT基础设施角度,又分为三个三级指标。①IT基础设施。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网络平台、计算平台、数据存储、数据管理、IT安全等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②互联网平台构建能力。从设备数字化建设角度,又分为:①设备层数字资源;②网络层数字资源;③数字设备装备率三个指标。从设备层、网络层和数字装备三个层面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数字化相关的设备配备是否齐全高效等的满意程度。

(3) 数字化运营与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

数字化运营是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运营过程是数字化转型的实战过程,也是一个企业数字化改革做得好坏的关键所在。在这个部分,共有三个二级指标来评判,分别从研发过程、供应链和生产制造三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研发过程数字化主要包含三个关键要素:①研发手段工具数字化。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运营过程中研发手段工具的数字化程度和效果的满意度。②创新平台网络化。衡量企业数字化过程中跟企业运营创新相关的平台网络化的满意程度。③研发管理过程数字化。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研发管理的过程实施数字化的程度和效果的满意度。供应链数字化包含的要素也有三个:①供应链规划。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供应链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数字化程度和效果的满意度。②供应链绩效管理。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供应链绩效管理工作中的数字化程度和效果的满意度。③供应链协作。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供应链协作工作中的数字化程度和效果的满意度。

最后一个指标是生产制造数字化,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①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跟数字化相关的管理活动的满意度。②基于数字化制造协同水平。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数字化为生产制造带来的协同效应的满意度。③可实现数字化生产监控的层级。衡量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数字化生产过程中有效监控的满意度。

(4) 数字化绩效与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

数字化绩效是衡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的结果输出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数字化绩效越好,则能说明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也是较高的。数字化绩效有两个衡量指标,分别是效益测量和效率测量。效益测量主要是指通过数字化改革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效益,包括对于成本、产品质量、用户方面的满意度等。效率测量主要是指通过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的额外的效率提升,包括对于市场响应速度、生产效率、管理和决策效率、信息传递效率的满意程度。

3.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指标评价工作的意义

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的评价工作包含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两方面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分析浙江省制造企业目前的数字化成熟度,探究其机理,可以为研究数字技术驱动中小企业价值链攀升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中小企业价值链攀升,需要发挥数字技术基础性作用和政府政策引导作用相结合。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构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模型理论起到了补充作用。

2.实际应用价值

对浙江省政府来说,有助于发挥浙江省政府扶持引导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研究发现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制造企业会有不同的数字化发展的侧重点,不同维度的评测结果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政府可根据评价结果,在制定企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和实施的时候能充分考虑地区和行业的差异,特别薄弱的行业和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对浙江省制造企业来说,可以让企业意识到数字化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帮助他们认清自身数字化水平现状,明确与业内领先企业的差距。浙江省制造产业凸显产业集群效应,通过本研究进行全面整体评价分析后,明确自身与行业内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在数字化的哪些维度存在差距,从而制定相应的数字化发展规划和目标。每个企业若都能做好自身,寻找差距,各个击破,将会极大促进浙江省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

有助于促进浙江省制造业关键产业的数字化先行试点应用与推广,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圈。浙江省制造业的同一产业类型的企业往往存在相似的数字化发展诉求,因此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生态圈就很有必要。数字化产业生态圈能够通过产业链上的企业相互合作,通过平台间的企业资源共享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Bandara O,Vidanagamachchi K,Wickramarachchi R.A Model for Assessing Maturity of Industry 4.0 in the Banking Sector[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9.

[2]Carolis A D,Tavola G,Taisch M.Gap Analysis 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or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Manufacturing[M]//Service Orientation in Holonic and Multi-Agent Manufacturing.2017.

[3]Almamalik L.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urity Model to Assess the Smart Indonesia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4.0 Readines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counting,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9.

[4]焦勇.數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从价值重塑到价值创造[J].经济学家,2020(06):89-96.

[5]周志明,崔森.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4(21):80-82.

[6]唐堂,滕琳,吴杰,等.全面实现数字化是通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解读《智能制造之路:数字化工厂》[J].中国机械工程,2018.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47:19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9:00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0:03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39:21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0:12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