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浅表肿物的性质诊断应用价值

2021-01-09 06:15:34梁美权黄文凤赖梅平张燕辉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浅表肿物恶性

梁美权,黄文凤,赖梅平,张燕辉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功能科(深圳,518105)

0 引言

浅表肿物是临床常见疾病,可于人体脂肪、肌肉、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发生,病理类型繁多,主要表现为体表肉眼可触及或可见的突出性肿块,浅表淋巴结肿大作为浅表肿物中的常见类型,往往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常规超声检查来辅以诊断,不过由于在超声成像中不同成分肿物回声可相同,在诊断肿物良恶性时会影响准确率,因此对浅表肿物进行检查时可结合多种超声手段以提高准确性[1.-2]。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是超声诊断中新兴的一种方式,其能够提供肿块硬度图像,有效反映出肿块特征信息,在肿块性质诊断中有确切效果[3]。单纯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虽有助于提高诊断效果,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本研究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浅表肿物的性质诊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浅表肿物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70例患者包括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50.56±9.43)岁。纳入标准:①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②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③精神、认知正常,能配合检查;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图像质量的其他疾病;②临床资料缺失;③非浅表肿物;④仅接受常规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ACUSON3000型、日立HI VISION Preirus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选择高频探头,患者仰卧位并处于静息状态下开始扫查,注意观察肿物情况,包括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等。扫查完后切换为超声弹性成像模式,扫查时患者保持呼吸状态平静,获取肿物最大切面,通过扩大弹性框来扩大观察范围,对肿物及周围组织进行仔细观察。将探头垂直于病灶,均匀施加2~3级压力,将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图像存储。获取的所有超声图像均有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影像科医师独立进行阅片,出现分歧时协商至意见统一。

1.3 评价标准

淋巴结的良恶性由淋巴结的边界、横径及回声等方面进行计分来判定。回声不均匀计2分,均匀计1分;边界模糊计2分,清晰计1分;无淋巴门计2分,有淋巴门计1分;横径≥0.8 cm计2分,<0.8cm计1分;纵横比<2分计2分,≥2分计1分;各评分之和≥7分为恶性,<7分为良性。

超声弹性成像根据肿物的硬度进行判定,硬度III-IV级为恶性,I-II级为良性。硬度分级根据超声弹性成像图中颜色划分,IV级为病灶区域完全为蓝色覆盖,III级为病灶区以蓝色为主,杂以少许绿色,II级为病灶区域以绿色为主,周边蓝色,I级为病灶区以及相邻组织呈现均匀绿色,0级为病灶区以囊性为主,表现为红蓝相间或蓝绿红相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诊断良恶性肿物的准确率

手术病理检查显示70例浅表肿物患者中良性54例,见表1。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分别为87.50%、90.74%与90.00%。

表1 诊断准确率

2.2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诊断浅表良恶性肿物的超声表现

浅表良性肿物与浅表恶性肿物的超声表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浅表良恶性肿物的超声显示对比(n)

2.2 浅表良恶性肿物的超声血流信号及弹性成像分级

浅表良性肿物的血流信号分级及弹性成像分级与浅表恶性肿物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浅表良恶性肿物的超声血流信号及弹性成像分级对比(n)

3 讨论

浅表肿物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浅表肿物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患者预后通常较差,及时准确鉴别浅表肿物良恶性质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促进预后改善[3]。目前术前诊断浅表肿物主要采用常规超声,通过超声观察肿物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来判定其性质[4]。不过实践表明,单纯常规超声检查对于浅表淋巴结肿大性质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欠佳,主要原因在于浅表肿物种类繁多,组织来源较为复杂,常规超声表现存在较多交叉重叠的部分,导致在良恶性肿物的鉴别上准确性不理想[5]。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超声检查中新兴的诊断技术,其利用组织受压变形来评价内部弹性情况,从而以此为依据鉴别肿块良恶性质[6]。由于病理状态下的人体组织的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组织恶变后其硬度往往会明显升高,主要原因在于恶变后组织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使之持续性增生或坏死,还会伴随血管形成,进而促使质地变硬,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充分反映组织内部弹性模量,进而做出正确诊断[7]。不过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过程中可受到诊断情况的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性。例如诊断颈部组织会受到部位层次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淋巴结受力不均,进而出现不同弹性成像图像。由此可见,超声弹性成像对于部分恶性肿物由于常伴随组织液化、坏死情况,会使超声弹性成像的图像表现为绿色与边缘蓝色的特点,加之不同病灶组织硬度重叠,最终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而且瘤性淋巴结多以内部软、周边硬、弹性分级低为主要表现,与反应性淋巴结弹性分级相近,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易混淆两种病变[8]。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高达87.50%、90.74%、90.00%,证明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主要原因在于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能够通过超声特征表现、血流信号及弹性成像分级等多方面进行,进而有效减少误诊、漏诊。良性浅表肿物的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内部回声中低,边缘光滑,皮质回声狭窄,形态规则,血流信号难以检测或少见,弹性成像分级低;而恶性浅表肿物的超声图像以内部回声低或无为主,边缘粗糙,皮质回声宽阔,形态不规则,大多血流信号丰富,具有较高的血流阻力指数,弹性成像分级大多偏高。

综合上述,临床诊断浅表肿物采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能,准确鉴别浅表肿物的良恶性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浅表肿物恶性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幸福家庭(2021年1期)2021-03-08 12:31:51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