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俊,张旭明,彭东,黄耀光
(1.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铝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由于化工设备工作时常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或接触酸碱,对其构成材料有着严格的要求,常用的金属材料有碳钢、合金钢铁等。本实验以铁及其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广泛使用与化工设备的制造,在其冶炼及成形加工后,需要进行各种测试,检查其质量及性能是否合格,其中金相检测是一项重要检测。金属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与其微观组织有着密切联系,通过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并分析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判断其相关缺陷[1]。其中,金相制样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高质量的金相样品,才能正确地反映样品的真实情况[2]。本实验选择20钢、T12、球墨铸铁、纯铁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机械磨抛进行金相制样,总结制样过程中常见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实验采用北科标样,加工面棱角处未倒角,若不处理,在抛光时会刮布,引起飞样或抛光布破损,所以必须处理。先进行倒角,冷却水少量从预磨机中心位置注入,保证冷却的前提下提高磨削效率,试样在半径中间位置磨制[3]。处理标样由车削加工,在端面有加工纹,需要用粗号砂纸磨平。根据材料软硬程度,可以选择320#或400#砂纸起磨,当划痕均匀一致,方向朝一个方向,可换下一道砂纸。新砂纸的磨制方向与旧划痕方向相垂直,以便判断新划痕是否覆盖旧划痕。经过600#、1 000#、1 500#、2 000#砂纸磨制后,可进行抛光[4]。
抛光布选择海军呢,抛光膏选用粒度为2.5 μm的金刚石磨粒抛光膏,抛光机转速为1 400 r/min。抛光布涂抹适量抛光膏后,进行抛光,10~20 s向抛光盘中心加入3~5滴水,保持抛光布湿润,并避免大量水冲,造成抛光颗粒的流失,而降低抛光效率。抛光3~5 min后,观察样品抛光面,若呈镜面状,且没有肉眼可见划痕,就可以进行侵蚀操作。如若仍有划痕,继续进行抛光,直至抛除划痕。将试样擦拭酒精吹干后,可进行侵蚀操作。腐蚀剂选择4%硝酸酒精,可选用浸入法、擦拭法、滴拭法,本实验采用擦拭法,便于观察腐蚀程度,20钢、球墨铸铁、纯铁试样表面由镜面变成灰色,即可停止侵蚀,T12变成黄蓝色亮点状,可停止侵蚀。之后冲水,擦拭酒精并吹干,完成金相制样,可进行显微镜观察及金相分析。
图像发虚在正置及倒置显微镜观察时,均有可能出现,主要是因为样品观察面未磨平引起,显微镜只能对焦样品中间区域。由于磨制时,一般是3个手指拿样操作,力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向某一侧倾斜,磨出斜面,甚至磨出多个斜面的情况。解决方法是开始磨制时,磨5下拿起试样磨面观察,是否存在样品磨面划痕反光程度不同问题,一部分反光较强,一部分发暗,就证明磨斜了。发暗部分是受力较弱部分,需要向这部分倾斜用力,保证磨制时受力均衡,磨面平整。边磨边调整,初步磨平后,可以保持力度及方向,连续操作,直至完成此道砂纸的磨制。也可以采用样品调转180°的方法,抵消倾斜,但这种方法若操作不好,可能会引起两个倾斜面,中间凸起的问题。
划痕是金相样品观察面上的线性凹槽,一般由砂粒引起,磨制及抛光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划痕问题[5]。用600#以下目数的砂纸磨制时,会有明显的砂粒脱落情况,当样品在脱落砂粒的位置磨过时,砂纸表面的砂粒就像一把凸起的刀刃,在试样表面留下很深的一道划痕,并且在砂纸上留下一道白线。这时拿起试样磨面观察,会看到一条比较亮的划痕。如果砂粒在砂纸下面,则样品磨过后,会在砂纸上留下一个白点。每次换砂纸时,注意清理砂纸及玻璃板上的砂粒,使用600#以下的砂纸磨制时,磨制15个道次,需要抖落砂纸表面脱落的砂粒,并在换下一道砂纸前,清洗样品及手上的砂粒,可以有效减少磨制时的粗大划痕产生。
粗砂粒落入抛光布会引起抛光时产生粗大划痕,这与磨制时产生的粗划痕一样,很难通过抛光去除,必须经过砂纸重新精磨再抛光才能去除,并且在抛光前注意清洗干净抛光布和试样,避免带入粗砂粒。抛光时间不够长,或抛光过于用力,抛光磨粒产生的划痕还未均匀统一,会产生细小划痕,此类划痕可以通过延长抛光时间,减小抛光力度去除。根据经验,硬材料难磨好抛,如T12;软材料好磨难抛,如纯铁、球墨铸铁。意思是材料硬度大,在磨制时需要较大力度和较长的时间才能把材料磨平,但是后续的抛光会很容易将样品抛成镜面状,不容易产生划痕。而软材料在磨制时只需要较小力度和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磨平,而抛光时因为材料较软,容易产生抛光划痕,抛光时对抛光布的清洁度要求较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抛好样品。
较软的材料,在抛光后,抛光面是正常的镜面状态,但是经过侵蚀后,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情况,类似布料的褶皱,这种情况称为变形。变形一般是由于材料在切断时,断面受力过大,并且在磨制时,变形层没有完全磨去,侵蚀时,内应力大的晶粒腐蚀较快而引起的。在抛光时过于用力,抛光时间太长也会引起变形缺陷。纯铁是比较容易产生变形的材料,所以在磨制时,第一道砂纸可以延长磨制时间,磨掉变形层。抛光时抛光力度偏小,并缩短抛光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变形缺陷的产生。
当金属的两种组织间存在缝隙时,因为水分进入而容易产生锈斑,在显微镜下观察,锈斑呈铁锈色,片状分布。比如球墨铸铁,球状石墨和铁素体基体间存在缝隙,侵蚀冲水后,水分已经进入缝隙,虽然经过电吹风吹干,但是缝隙内还是残留有部分水分,引起生锈,有时甚至在吹干的过程中已经发生生锈。纯铁材料有时也会出现生锈缺陷,因为纯铁存在一定的冶炼缺陷,基体中会混入一定的夹杂物,与基体间存在间隙,遇水后夹杂物周围会形成锈斑。生锈的解决方法是抛光冲水后快速冲酒精并吹干,尽量减少接触水的时间,在侵蚀完后不冲水,而是冲酒精,然后快速吹干。
水分、酒精、腐蚀剂、抛光膏等,在不正确的操作下,会在样品表面产生污迹斑块,影响显微观察。如酒精长时间敞开或操作时水溅入酒精烧杯,引起较多水分混入酒精,就可能导致样品擦拭完酒精后,难以吹干水分,在样品表面产生灰色的块状水斑。解决措施是保证酒精中的水分不能过多,样品冲水擦完酒精后,向下倾斜45°,电吹风向下吹风,可以使水分向样品侧面聚集并吹干。球墨铸铁样品会在表面涂抹防锈油等油脂,在样品腐蚀冲水完成,擦拭酒精吹干时,若侧面酒精被吹到抛光面上,会带入油脂,造成酒精斑污染,呈彩色片状分布。T12的白色网格状析出渗碳体,也会产生类似情况,白色网格上有黄色或彩色污迹。有时酒精吹干过慢,也会产生酒精斑。解决方法是带油脂的样品避免侧面酒精吹到抛光面,擦酒精后快速吹干。采用擦拭法侵蚀样品时,会用到竹夹,当夹酒精棉球和腐蚀剂棉球的竹夹多次混用后,会造成酒精中混入一定量的腐蚀剂。在最后擦酒精吹干样品时,会造成腐蚀剂残留在样品表面,继续腐蚀样品,形成腐蚀斑痕。腐蚀斑痕呈铁锈色,一般较小,容易在晶界处聚集,晶粒上有时也会有小块出现。操作时将腐蚀剂和酒精的竹夹分开使用,避免污染酒精,腐蚀后充分冲水,可以避免腐蚀斑痕的产生。在抛光时涂抹了较多的抛光膏,后续冲水较少,冲洗不充分的情况下会造成样品表面残留抛光膏,形成大片灰色污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减少抛光膏添加量,或少量多加的方法,并在抛光准备完成时,加大量水冲洗,可以避免。
样品腐蚀过浅或者过深,会引起组织图像失真,属于假象的一种。20钢正确的组织应该是晶界清晰明显,珠光体呈片层状,铁素体亮白。若腐蚀浅了晶界模糊,珠光体呈浅黄色。腐蚀深了会产生双晶界,珠光体模糊发黑。T12正确的组织应该是网格状渗碳体呈亮白色,且清晰明显,晶粒内的珠光体层片状清晰。腐蚀浅了珠光体呈浅黄色,且层片结构较模糊。腐蚀深了珠光体颜色发黑,层片结构模糊。纯铁正确的组织应该是铁素体呈亮白色,晶界清晰明显。腐蚀浅了晶界较细且不连续。腐蚀深了,大部分晶界为双晶界。球墨铸铁正确组织为球状石墨加亮白的铁素体,晶界清晰明显。腐蚀程度类似纯铁,根据晶界判断。样品腐蚀深了需要抛光再腐蚀,并缩短腐蚀时间。腐蚀浅了可以再对样品进行一次短时腐蚀,但是如果是球墨铸铁这类容易生锈的样品,最好是重新抛光后再腐蚀,并延长腐蚀时间。
金相制样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最后样品的观察效果,磨制时需要根据材料软硬程度选用合适砂纸,注意避免粗砂粒对样品的划伤,抛光前需要清洗样品及双手,控制抛光力度、加水时间及加水量,腐蚀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腐蚀时间。腐蚀时要根据抛光面的颜色变化,及时调整腐蚀时间。要得到一个合格的金相样品,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改进操作手法,减少缺陷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