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勇杰
甘肃省陇西县县乡公路管理站(7481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主席于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 2018 年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了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地位。 乡村经济的振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个特征在农村发展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振兴乡村经济显得很重要[1]。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修建,要致富,先修路。 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公路的修建给农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美化了乡村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管理和维护乡村公路能够维护建设成果,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因此,乡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比较重要。
多年以前,我国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养护显得更加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但是很多农村公路在管理养护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管理养护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养护水平差低、农民管理养护意识差等问题,造成了农村公路损坏较严重的现象[2]。
农村公路的养护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农村公路主要用于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很多道路都被占用,况且在公路建成以后,交通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养护机制,有些养护人员意识不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对待工作不够认真,原因是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缺乏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有些地方基本没有养护机制,修建完成之后任由公路破损,村民也缺乏养护意识,在利用过程中随意破坏或者往公路上堆积农用物资,造成了公路管理养护困难。
养护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公路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资金不够,也不能购买公路管理养护设备,不利于公路建成后长期、持续管理养护工作的进行。 资金的缺乏还使被损坏的路段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造成了更大的路面损坏。在夏天汛期到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出现大水冲刷破坏路基的现象,没有资金的支持,修理、养护工作都难以开展,造成了人们出行和工作的不便, 导致农村公路虽然建成却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主要依靠乡村管理养护,养护人员没有基础的公路管理养护知识,技术水平不高,在养护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操作不符合规范,也没有相应的设备辅助,造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存在专业水平差的问题[3]。
对公路的管理养护应当由专业的养护人员进行操作,在日常的维护方面,公路的直接使用者应该有一定的公路保护意识。但是现实中,往往是村民只用不护,往路面上堆积沙土或干柴阻塞道路,还将公路用于晒粮等, 给公路的管理养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首先,应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监督。国家拨款的资金应该专项专用,不应该在建设道路中偷工减料,加大后期的管理养护难度。 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养护机制,对公路养护实行责任制,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对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配备需要的设备。 最后,还要加强公路管理养护意识的宣传,让公路的使用者共同参与到公路养护中。
公路建设的质量影响着后期的管理养护。 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工作,避免资金流失,建设中不能偷工减料。 公路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增加后期管理养护的难度。 监督部门要严把公路建设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并制订相应的政策保证施工质量。 只有前期建设质量合格,后期的养护才能更顺利地进行。
农村公路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一件造福农民的事情,而对于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则关系到公路使用的寿命以及质量。 管理养护好公路,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基础保障,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完善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机制。
农村公路建成以后要对公路建立档案,并制订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养护计划,让参与管理养护的人员有资料参考。 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政策,将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共同列入政府工作考核之中,让政府部门能够切实重视这一项工作。 可以实行责任制,将公路的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配合实行奖惩制度,提高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积极性,对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1)政府在建设公路的同时要注重公路的后期管理养护,加大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投入,并且在资金使用方面加强监督,保证投入的资金都用在公路养护方面,避免资金被挪作他用或者成为违法人员牟取利益的途径。
2)应该加强对公路管理养护人员技术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养护人员的工资,这将直接决定着公路管理养护的质量,关系到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只有保障物质基础,才能让其更加安心地工作,并将公路养护工作做好,保证工作质量。
3)如果政府部门的资金比较紧张,还可以在社会上筹措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如动员当地企业支持,或者将公路分段,让各个村承包各段公路的管理养护, 甚至可以动员当地村民共同集资,维护大家共同使用的路段。
总之,政府要重视农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养护,增加资金投入和资金筹措,尽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让公路在农村生活和建设中发挥更长久的作用,减少再建设带来的各方面资源的浪费。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最终要落实到个人身上,而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公路的管理养护水平,影响着公路的寿命和使用。 因此,对于养护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公路养护知识和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 另外,尽量固定公路养护人员,因为公路管理养护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对于某一路段的了解,工作时间越长的人了解越深入,也会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这样更有利于公路长期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技术水平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淘汰。 在人员任用方面,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可以用考试的形式来选拔合格的人选,不能任人唯亲,技术水平才是第一位的。
管理养护公路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不只是养护人员的工作。 政府还应当号召村民加强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识,加强村民的法律意识。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村民要注意爱护公路,不破坏公路、不违规占用、阻塞公路,保证公路的畅通和安全使用。 在政府的号召下,大家都投入公路的管理养护中,能够减轻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能降低管理养护公路的成本。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建设是振兴乡村的一个重要举措,公路在促进农村建设和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建设公路时,政府部门要作好监督,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 在后期维护中,要健全相关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加大资金投入,对参与公路管理养护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公路管理养护能够顺利进行。还要加强宣传,让广大村民树立爱路、养路、护路的意识,并知道破坏公路是违法行为,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