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娜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30100)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建筑工程的行业中,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也随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前些年,由于管控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地方出现了豆腐渣工程,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造成了国家资产的流失,社会影响非常恶劣。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强有力的监管,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混凝土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型号的选择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如果在建筑的过程中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难以交付的情况,不但影响了工期,而且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 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要秉承客观科学的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加强对质量检测的重视程度,对提高检测的水平,引导科技人员在这一领域内开展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从制度的层面及技术的层面上重视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检测水平和建筑工程的质量。
钻芯检测方式是比较传统而常见的检测方法。相对而言取样检测比较直观, 技术难度比较小,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检测也较为客观合理。这种检测方式就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已经充分成型的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对于取出的样品进行检测,从而了解整个建筑的混凝土质量情况。但是这种检测的方式比较容易造成偷工减料现象,很多施工单位会误导检测者的检测取样地点,对于没有取样的部分则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 受取样的方式与技术的影响,同一样品物理特性的检测结果也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检测的效果。
这种检测方式简单易学,技术含量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检测,是当前非常常见的一种检测方式,不受试验环境的影响,普及性较强。这种检测方式就是使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即时读数,随时随地了解混凝土的质量。 但这种检测方式是利用回弹原理进行测试,对混凝土内部的结构与浇筑的情况无法确定。 因此混凝土质量检测还要配合其他检测方式,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其情况。在使用回弹仪时,要注意多处选点,取平均读数,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这种检测方式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使用,其优势在于对于建筑物没有损伤,能够在检测的过程较快地获得检测结果,操作也相对简单。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防范混凝土中的管道给检测造成的偏差,而且混凝土中的空气、水分等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从这一点看,超声波的检测虽然没有破坏性,但是检测结果波动大,在检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进行多次数据平均取值,对于偏差较大的数据要进行原因分析,确保混凝土质量检测能够科学合理,保障建筑的质量。
混凝土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其中砂石和水泥是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在施工前要充分了解建筑所需的混凝土的质量与型号, 在采购原料时不能一味地压价,造成原料质量低下,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当前在施工采购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权责不清晰而导致以权谋私的现象出现,施工单位用优质材料的价格购买低劣材料,使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无法开展后续的建筑施工[1]。
混凝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原料进行混合,并且保障其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够正常使用。 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注重振捣的方式,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浇筑,防止进入大量的空气,造成建筑质量下降。 当前由于建筑工人招工比较难,很多工人并没有从业经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性的问题,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 检测的时间、温度、位置、取样方式、强度等都对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对检测过程不加以规范,则很难提高混凝土检测质量[2]。 当前检测人员中还存在着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很多检测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而随意更改检测结果,给整个建筑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造成了制约及阻碍。
检测部门要结合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检测方案,在保障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检测方式,设置检测点与检测区间, 结合工程的温度条件与湿度条件,开展全面的质量检测。 在检测的过程中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检测方案开展检测。 检测过程中除了检测人员参与外,还要设置审查部门,对于每个检测点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检测的规范。
检测技术的培训对于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要重视检测技术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检测人员参与学习,对于各种检测技术适应的环境、操作的流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这种检测方式的缺陷等要熟记于心, 作到因地适宜,合理利用。 检测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检测水平,快速准确地对混凝土质量作出检测,为建筑质量保驾护航。
混凝土的制作流程与养护过程的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了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3]。 施工单位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 增强制作与养护的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承担着质量监管的重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与规范开展工作。 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其工作的技术要求,加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与工作规范。
当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大致有三种,这三种检测方式优缺点明显,在不同的施工现场选择检测方式时仍然显出了一些困难,可选范围不大。 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增强检测技术的适应性[4]。 相关部门要从制度的层面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的研究条件,研究人员要拓展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渠道。 技术人员要考察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需求,对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 多元化的检测技术的出现,可以增强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检测技术,真实客观地将混凝土的各种物理特性进行科学的检测,对于提高建筑的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建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化发展,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技术人员要不断摸索检测模式,创新检测方法,加速技术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