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渐深 露华浓 霜已降

2020-12-23 00:25:56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茅店道阻半江

水,是万物生长的源泉。秋天的水,有很多种“变态”,其中,霜、露就是这些“变态”中的典型代表。风霜、寒露,带我们走进“天凉好个秋”。

● 一个“霜”字,秋的象征,胜过千言万语。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 《蒹葭》,诗经名篇。它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地处中国西北,核心区域在今天的陕西关中一带。现代的气候观测显示,关中平原一带,一年中的霜期和无霜期长度之比,大约在1:2。也就是说,在一年的三分之一时间里,人们都可以在清晨观察到霜。对那里的人而言,秋霜,就像春雷、夏雨、冬雪一样,是一个季节中的典型物候。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 时光转换到唐朝,相隔大约一千年。地点来到商州,就是今天的陕西商洛地区,跟北面的关中平原隔着一道秦岭,距离其实不到一百公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商州的秋,这是羁旅的愁。夜宿茅店的人,听到鸡叫了三遍,农家的猪牛也跟着哼了几声;听到店小二窸窸窣窣的开门声、烧火炊饭的声音;推开窗户一看,惨白的月亮还挂在天上,不远处有一颗晨星。

村口小溪的石板桥上,没有人,却有人走过的痕迹——白霜上的脚印。

● 你有没有在秋天的黎明,走在乡野田间的经历?你踏着枯黄的野草,裤脚管掠过两旁的蒿草,你听着秋虫的鸣叫,小蚱蜢四处逃散,一只小鸟倏忽从草丛中飞出。你终于看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你不經意间低头一看,鞋子、袜子、裤脚,全部湿透了。秋露早已沾染了你,你并没有察觉。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到露珠的夜晚,杜甫想到了自己的弟弟,这是兄长对于家族的责任与情感。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九月初三的夜,这是中秋节后、重阳节前的时令。“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仲秋时节的露水,比珍珠更加晶莹透亮,更加值得赏味;月牙儿刚刚升起,像弯弓一样。可怜,可怜!此处“可怜”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可怜之意,是可爱到了令人不舍的地步!

猜你喜欢
茅店道阻半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补充诗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何妙绝千古?
相思
半江瑟瑟半江红
保健与生活(2024年2期)2024-01-18 01:47:36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不说再见(外一首)
含笑花(2020年4期)2020-07-23 06:50:13
说泾渭
瑟瑟的梦
中国诗歌(2018年5期)2018-11-14 20:52:30
道阻且长,漫漫求索
歌剧(2017年6期)2017-07-06 1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