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视觉下农村家长辅导小学生群文阅读策略初探

2020-12-23 06:55:03邓伯山
新一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教育群文阅读辅导

邓伯山

摘 要:关于阅读课堂教学或课外阅读辅导方面的研究,教育界同仁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很多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是我们教育人可以 “拿来”使用的,但适合西部农村地区辅导小学生校外群文阅读的探索并不多,成熟的模式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探索农村家长指导小学生群文阅读方面的路径很有必要。

关键词:新教育;农村;家长;辅导;小学生;群文阅读;策略

西部农村学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留守儿童多,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告》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四川、重庆等地的比例已超过50%,我校2019年留守儿童855人,占在校学生47%。留守儿童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也有少数投亲靠友,他们能保障学生基本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辅导成了奢侈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他们管理、辅导学生阅读尤其是群文阅读,难度非常大,是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很难做、不愿做但又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農村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习惯基本不好,课后围着电视、捧着手机是一种常态,要将校内培养的群文阅读习惯、方法保持到校外,延伸到家庭、社会难度很大,但又是我们教师必须为之的。

协兴园区学校整体加入新教育联盟和《基于大规模推广的群文阅读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家校合力推广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让我眼前一亮,觉得站在新教育视觉下开展农村家长指导小学生群文阅读探索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新教育实验是由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发起的一项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新教育认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群文阅读,最初的立意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这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群文阅读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离开了单纯的课堂教学,影响到了学生,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一、转变阅读观念

现代中国社会,喜爱读书的人不多,农村学生家长尤其如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家长(监护人)转变阅读,尤其是群文阅读观念,让他们愿参与、会参与阅读活动。一是通过家长会、微信群、QQ群等让家长认识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自觉转变阅读观念,让他们爱上阅读,至少不反感阅读,最低每天能控制自己阅读半小时。二是通过各种平台、各种时机转变家长监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阅读的管理教育不完全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认识到家校合力管理、指导学生阅读的现实意义。三是通过专题会、网络平台辅导等方式让家长明白什么是群文阅读,自己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怎样指导学生群文阅读。

二、选择伴读方式

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总体而言,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水平不高、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家长阅读水平差异很大,群文阅读了解较少,辅导学生群文阅读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个体差异也是互有千秋,选择什么样的伴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帮助家长找到最好的伴读切入点。一是与学生共读、共写,这是最理想的伴读方式,对家长的要求更高,一个班可能只有几个这样的家长,80后、90后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监护人)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家长会和群文阅读专题会上,教师对这类学生家长进行系统培训,甚至学校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有时也可邀请部分家长参与,让他们对群文阅读有较深的认识,自己会群文阅读,从而有效管理、指导学生阅读。对学生家长提出明确要求,家长陪伴学生阅读,一起书写读后感,活动的过程可以视频或图片方式传至班级群,一来督促这部分家长,二来鼓励这部分家长,调动他们积极性,也让其他家长可以依样学样,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科学管理、指导学生群文阅读中。二是陪伴学生读书,这种方式应该是最主要的,占班级学生比例最大,家长可能不会群文阅读,但他们基本识字。语文教师规定学生阅读篇目、阅读进度,以表格式、纸条式或群内短信式等方式告知家长,让家长明确学生阅读目标任务及阅读量,学生阅读的时候,家长陪伴学生阅读,对家长不做阅读具体质量要求,只是通过伴读方式让学生静下心来,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天30分钟左右,家长将学生阅读情况的视频或图片传班级群。三是管理学生阅读,这种方式应该是很少数家长(监护人)采用,他们知识水平较低或者确实没有时间陪读、伴读。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要求告知家长,家长每天提醒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时家长(监护人)尽量在场,家长(监护人)尽可能将学生阅读情况及时反馈,教师每2周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了解阅读情况,并在班级群通报。四是网络管理、激励,这种方式主要是留守学生家长,而且家长素质较高、家庭条件较好。教师让家长明确阅读目标任务,每天或间隔几天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可以是学生主动向家长汇报阅读情况,也可以是家长与学生网络互动阅读,也可以是家长与学生阅读竞赛等等,家长可以在班级群晒相关视频或图片。

三、选择阅读内容

古今中外书籍浩如烟海,什么阶段的学生读什么是一个难题,教师应根据部颁计划,借鉴新教育试验学校阅读书目经验,结合本地学生阅读基础及水平推荐书目,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方向。根据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等人的观点,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精读,篇目不宜太多,整个小学阶段,每学期2本左右就足够了。二是拓展阅读,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可以不要求学生精读,只是让他们接触、感受更多种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二)为小学生推荐了《百岁童谣》《寻找快活林》《十兄弟》《月光下的肚肚狼》《格林童话选》《让路给小鸭子》《木偶奇遇记》《笠翁对韵》《小英雄雨来》等70篇,我们可以作为借鉴。

四、丰富阅读书籍

学生在家庭阅读书籍种类应该跟学校一样多,甚至更多,书籍的来源也应该有很多渠道,教师适当引导、协调,基本上可以解决学生阅读所需书籍的问题。一是依靠学校图书馆书籍,这是主渠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合格后,绝大部分学校图书馆(室)的藏书是能满足学生阅读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藏书的流通率、利用率,学校一定要配足责任心强的专职或兼职图书管理员,让学生或班级借书还书渠道畅通。为了与群文阅读相适应,我校本学期开始,实行以班级为单位借书,大大缩短了借还时间,减轻了管理员负担。二是学生家长自己购买,学生互相交换阅读,这是很必要的补充,一些新的书籍多采用这种方式。受限于经费和学校图书馆(室)管理模式,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更新速度一般赶不上书籍更新速度,动员有条件的学生家长每学年(期)为学生购买一套书籍是比较好的策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推荐书目,学生之间交换阅读或者放入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交流,后面也可以在年级交流,提高书籍利用率。三是用好农家书屋,现在每一个社区(村)都配有农家书屋,这里面有一些书籍是学生可以阅读的,教师要主动与社区(村)农家书屋衔接、联系,掌握农家书屋藏书情况,结合班级(学校)群文阅读整体需要,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籍目录,避免学生盲目阅读。四是网络书籍阅读,家里面有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学生可以建议采用。教师一定要沟通家长,要求家长监管学生上网阅读,避免学生借阅读之名上网干其他的事情。学校应该建立网站,收集电子书籍建立阅读资源库,或者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选择阅读的网站。

参考文献:

[1]新教育研究院《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长江出版传媒/湖北教育出版社.

[2]朱永新,王林《中国人阅读书目》(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小学主研的德育科研规划课题《家校社合力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

猜你喜欢
新教育群文阅读辅导
相约“新教育”的美好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4:35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06:23:08
走进新教育,拓展“大阅读”
考试周刊(2016年44期)2016-06-21 19:11:2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