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河北省滦州市小马庄镇小马庄小学 河北 滦州 063700)
很多农村学生对于写作文很吃力,有的写的像流水账一样,有的甚至不会写,无法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写作的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要从基础抓起,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1.1 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村的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确实存在差异。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如城里人那么重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里很少买课外书或者根本不买课外书,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机会,对于各方面的知识积累的太少。这就导致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
1.2 社会经历较少。农村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自己家所在的区域,外出游玩、出远门的机会不多,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了解的比较少。他们自己的见闻、亲身经历比较单调,写作时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这就使得文章内容空洞,词不达意,缺乏真情实感,显得很不真实。生活经历的缺乏,导致写作素材受到了限制。
2.1 教师提高认识,负起责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把写作课教好,确实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提高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着想,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打退堂鼓。
2.2 注意字、词、句、段的积累。从教材内容开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锻炼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对于好的句子或者段落,要做到朗读、摘抄,以求印象深刻。只有积累的多了,写作时才能用得上。
2.3 阅读课外读物。在积累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分析一些常见文章的篇章结构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可以借助学校阅览室的读物,或者上网搜索一些经典读物,也可以让家长配合,为孩子准备课外读物。课外读物的内容要尽量广泛,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生活,对文学、体育、娱乐等有关内容都要涉猎。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文章的思维方式,为以后自己的写作学习构思。
2.4 仿写小片段,做好练笔。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就要进行仿写练习。可以从小片段、场景练习开始,如体育课的一个画面等,都是好的写作素材。写作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构思,在平时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见到的、听过的、感受到的,通过写作表达出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