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利平 洪旭辉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 效应。”
排球是世界体育运动中的三大球之一,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排球运动身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等之外,还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以学生兴趣爱好特点为依据,达到学生掌握技能、强身健体、提升精神、塑造品质的目的,因此排球课具有很广阔的课程思政教育空间,充分挖掘排球项目本身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以混合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排球课教学设计,坚持以“专业知识”和“思想引领”有机融合为切入点,在教学目标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女排精神等思政内容,创建“专业知识目标”“综合能力目标”及“三全育人目标”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女排精神是体育精神的精彩展示,其意义在于除去在体育中取得的成绩和整个运动体系中的所展示的正能量之外,这种精神能够融入到体育之外的各行各业,成为当代育人的重要典范。学校体育中的排球课程是传承女排精神的重要基础,将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课程之中,既能传承体育精神,同时又能将女排精神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到课程育人之中。高校排球课程是将女排精神的思政功能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的较佳切入点,通过“女排精神”进行思政教育,加深学生对排球文化的了解,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榜样,领悟排球运动对其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和培养优良品质的作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与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中国女排精神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自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在第3届世界杯比赛中首次取得世界冠军,在国内就出现向女排学习的热潮,可以说这是女排精神的开端。经过后面世界舞台中的出色表现,逐渐将积极拼搏、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等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当代各行业中应该学习的重要典范。
国际性体育大赛是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平台,特别是国际合作交流较为频繁现代,体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女排与赛尔维亚激烈的对抗画面等,在女排精神的带动下,国人观众的内心已超过体育比赛本身,而看作是一场国家的荣誉之战,激发出内心的家国情怀。融入女排精神的高校排球课程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提高运动水平的同时提升了爱国情怀,也传递了女排精神。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并非获得一块金牌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女排精神再次唤起人们的爱国精神,让人们通过女排精神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誉感,加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这是女排精神在现代的重要价值之一[1]。
表1
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得学生可以在日后的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在全面展示自身才能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及社会价值,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人[2]。女排精神强调的是奋力拼搏,甚至是知道无法赢球的时候也要拼到底的那种气魄、是团队协作、是无私奉献等。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使学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互利互惠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学习到女排精神中的无私奉献的情怀,转变价值观中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倾向,培养学生成为现代社会的需要的人。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的教育的思想内容,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进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政治思想和课程教育的融合,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高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其它课程的融合下,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是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路径的有效引导。而我国的大学体育排球课程教学的核心思想,除了体育精神,还需要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扩散下,融入国家政治思想,让大学生的排球教学中,深刻理解排球运动背后存在的国家政治问题,并以举一反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做法,让学生在体育排球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强身健体、掌握排球技能、提升体育精神、塑造坚韧品质,同时培养大学生大国精神的国家政治思想[3]。
根据《排球》课程内容的安排(以黄汉升著《排球》为例),在部分课程内容中穿插思想政治课内容,具体设计主旨如下表:
课程思政的融入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互动才能获得更佳的效果。课程思政的融入可以看做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是将课程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课程,如何提高排球课程中学生的兴趣,中国女排精神的引入是较佳的切入点,通过中国女排比赛视屏、比赛历史、排球技术革新史等都是师生间可以互动的话题,对于学习排球课程的学生来说,是应该掌握的排球知识,同时通过互动,教师将女排精神逐渐过渡到思想政治教育上,可以在无形中去除单独学习课程知识或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感,对提高学生思想有较大的帮助。
中国女排精神是在拼搏中建立起来的,这种拼搏是思想上的高度觉悟。站在世界体育竞技舞台,中国女排不光要和国际对手较量,还要和自身的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较量,这种严苛程度和高校排球课程中学生的心态有所不同的。中国女排是世界排球技能水平的代表,同时表现出来的是那份为国而战的思想。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女排所处的比赛环境和挑战自我精神的引入,引导学生只有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才能取得更高的成绩,以实现大学排球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路径。高校中的排球课程是传承中国女排精神的重要基础,而中国女排精神表达出的顽强拼搏、家国情怀、人文情怀等思想是排球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这一方法的较佳切入点,能够在培养学生技战术的同时给与思想上的引导,思想上的觉悟又可助力排球运动的发展。课程思政是思想与课程的结合,合理的教学安排能够有助提升其效果,有利于课程和思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