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李大钊遗著出版之路

2020-12-11 09:16:12
党史纵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遗稿书局全集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残酷杀害。李大钊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他身后究竟留下了多少遗著,一时谁也不清楚。

为了把李大钊生前所著的诗文收集起来,编排出版,传之于世,清华大学的助教李乐光大约在1930年就开始进行这项工作。他利用备课之便查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所有可能登载李大钊文章的书、报刊,能抄录的就抄录,来不及抄的就剪裁下来,然后将收集的文稿带到清华大学的地窖中进行编排。

后来,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李乐光搬进城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查,编选工作改在一位西医司药朋友的家里进行。1935年华北事变后,北平的形势变得异常紧张,那位朋友不敢再在自己家里收藏李乐光存放的文稿。于是,文稿由李乐光的岳母赵老太太取回,埋在自家院子里的几株向日葵下。每当李乐光有空闲的夜晚,赵老太太便将文稿从向日葵下取出,交李乐光继续编选,工作完毕,再由赵老太太将文稿埋入向日葵下。

1933年,李樂光不幸被捕,赵老太太怕李大钊文稿被宪兵搜查出来,便将其装入一个罐子内。由于罐子太小,赵老太太只得用剪刀将文稿的纸边剪去,才勉强塞入罐内,然后在房檐下挖了一个坑,把罐子埋入地下。挖坑时,赵老太太怕灯光被院外的宪兵、侦探发觉,于是,用小铁铲和双手摸着黑挖,直到东方既白时才挖好。

此后,赵老太太同女儿去南京探监,将大体编好的李大钊文稿转交给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后来,文稿的一部分被辗转送到上海北新书局准备出版,并请鲁迅写了《〈守常全集〉题记》一文,登在《涛声》杂志上。但由于出版者怕得罪国民党当局而招致灾祸,没有发排李大钊文稿。

国共合作抗战后,1939年4月,《守常全集》第一版2000本终于付梓,正准备运往书店时,此事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侦悉,近2000本《守常全集》被没收并销毁。万幸的是,这部《守常全集》还是留下了几本。这部书其实只收录了李大钊的30篇论文,约20万字,与今天收集到的李大钊的文章相比,篇目上不及十五分之一,字数不及三分之一。

1946年,在上海工作的方行听说北京大学图书馆有一位先生非常钦佩李大钊,10余年来一直在收集李大钊遗稿,故请周建人写信给他北方的友人代为接洽。不久得到答复,告曰:此稿和北大图书均运往西南地区,尚未运回,所寻之人亦不在北平,待有消息后再告。

过了很久,方行得周建人的一位亲友转告,所寻李大钊遗稿存放于一位姓周的青年处。几经周折,方行终于将遗稿抄来,计60余篇。但此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国民党对上海控制十分严密,如此大部头的革命书籍很难出版,方行只得将已编好的书稿暂藏起来,以待革命成功后出版。新中国成立后,方行才了解到北大图书馆的那位先生就是李乐光。

1949年6月,上海刚解放,北新书局就在报上登出要重印《守常全集》的广告,方行见到后,马上致信北新书局,商讨能否将已收集到的李大钊遗稿全部加进去。北新书局接受了方行的意见。7月,李大钊的遗著再一次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李大钊遗著的收集整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到1959年已收集到350余篇。这一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和李大钊诞辰70周年,人民出版社组织编选了《李大钊选集》,共收录论文、演讲词、杂文等133篇,约39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李大钊的女婿贾芝编选了《李大钊诗文选》,收录诗歌、随感、散文、游记等170篇,约20万字。1984年10月,《李大钊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将所收集到的李大钊遗著全部收入,共439篇,近65万字。1989年,人民出版社决定再版《李大钊文集》,并将近年来发现的李大钊遗著8篇补入。没想到在已经付梓时,北京市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的同志又送来了新发现的李大钊遗著4篇。

李大钊一生著作等身,他的遗著还在不断地被发现,有些可能是永远也找不到了,如1927年李大钊被捕时,他的家被查抄,其中有一部分尚未发表过的文稿遗失;又如,李星华在去延安前曾将李大钊的一本旧体诗稿寄存在一位友人家中,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摘自《文摘周刊》2020年9月11日   吕雪萱/文)

猜你喜欢
遗稿书局全集
匡援生平及著述藏书特点考略
严复全集
郭沫若《创造十年》初版本书影1932年9月上海现代书局
郭沫若学刊(2021年2期)2021-06-30 05:39:16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华夏文化(2019年1期)2019-12-15 05:36:16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敦煌研究院新入藏李浴敦煌遗稿的内容及其价值
敦煌研究(2018年6期)2018-02-24 05:08:30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0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图书馆论坛(2015年7期)2015-02-12 18:57:13
白鹿洞规、书院科举与作为事件的书院文本——以明李龄《宫詹遗稿》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