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微信用户的年龄分布使得高校成为运营平台的重要参与方,成为发布信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生的重要载体,诚然,在微信平台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官微并没有获得与其重要性相符的地位,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有了本文写作的契机,试图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描述高校官微的发展情状,并为官微的长远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公众平台,为不同受众群体提供数字化定向沟通服务现今已经是第8 个年头,八年来,在校学生一直是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参与者,各高校也积极利用这一媒介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办了自己的教育阵地,为了解高校官微的实际利用情况和实际取得成效,课题小组对河北美术学院官微、学生工作处微信平台、老庄文化中心微信平台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生用户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873 份,平台运营者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1 份,经过数据分析,对河北美术学院官微现状描述如下:
“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的历史行为功效”,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媒介本身即是讯息,是一种宣传的额载体,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模式,本次调查数据显示,38.33%的学生每天关注微信不足1 小时,20.23%的学生每天关注微信的时间为1 到2 个小时,41.44%学生这一数据保持在2 小时以上,该数据显示了微信平台的强大影响力和在学生中的广泛市场。
调查显示,73%的学生是本校官微的粉丝,在官微的各项栏目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学校的实时新闻,包括学校的活动、通知、举办讲座的信息、各个二级学院的新闻投稿等,说明官微具备一定影响力,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1%的学生关注点在学校的新闻事件上,排名顺序为正能量新闻事件、学习能力相关选项以及校园风光、奇闻逸事;80%的学生对图文并茂、音视频并存的推送表示兴趣;68.75%的学生关注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的问题,官微内容已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本次调查的重点问题还涉及学生关注官微的目的,在873 份有效问卷中,有150 人是为了了解学校的即时动态而关注官微,305 人是为了利用官微推送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能力、开拓眼界,418 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此项数据说明,大学生群体的官微利用是比较合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有效信息来发展自身,娱乐性的因素有所降低,据受访者反馈信息,希望学校多提供就业累信心、招聘类信息、工作室信息的比例为87%。
河北美术学院官微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基础,但是官微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次调查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用户反应官微过于官方和形式化,缺乏贴合学生实际的年轻态度,37%的用户表示官微内容更新不及时,很多会议类、讲座类、活动类新闻稿件拖延严重;也有30%的用户反馈官微推送的消息和校园生活严重脱节,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说,官微的运营者并没有真正认清受众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地位,认为受众仍然是绝对被动的,被支配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没有以受众的兴趣为出发点来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内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对官微运营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运营者大部分清楚官微存在的不足,但是受制于资金问题、粘合度问题、采写专业性问题、宣传理念和渠道问题,使官微的运营遭遇瓶颈。
官微应立足本校专业特色,立足艺术类院校学生个性特点,开发综合栏目,既保留学生认可的经典栏目,比如一些权威信息的发布,活动的新闻稿件,同时制定比较特色的个性的定制型栏目,如社会新闻、凡人奇事、师生风采等,使推送内容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同时注意调整推送内容的整体美观度,做到图文并茂,排版努力做到严肃活泼,个性突出,既专业又趣味,既真实又有时尚,吸引同学们关注、转发、评论,让官微活起来。
简单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受众挑剔的眼睛,所以官微运营者应该将推送内容丰富起来,增加文本的可读性和亲近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一些有温度、能感动人的软性文章,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辨别,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关怀能力,培养有温度的官微,打造有温度的年轻一代。
官微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想要取得好的发展和大的影响力,一定要引进、培养自己的高质量微信团队,给予团队各种保障支持,提升官微团队的稳定性与专业性,构建一直专业水平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专业团队,能写、能设计、能开发、能维护,抢占宣传舆论阵地,打造河美名片。
高校官微对高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外部社会了解高校的窗口,提升形象的渠道,同时也是教育引导学生,活跃文化氛围,深化学风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着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官微的研究,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内容革新、创新发布形式,通过坚持不懈的运营成为服务学生的一站式综合平台和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