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宝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 广西防城港 53800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培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品格、修养,并不断孕育着党的发展壮大。
春秋时期管仲第一次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优秀传统思想的引导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从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的确立,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民本思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时刻绽放着时代的光芒。在社会主义建设个改革的实践中,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莫振高、黄文秀等一批批优秀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赋予古代民本思想以新的内涵,将“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思想不断延续。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向我们展开,民族自豪感、人民幸福感油然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必将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人认为,人的行为需要顺应客观的自然规律。无论是孟子的“仁民爱物”,还是张载的“民胞物与”,都将人类与万物看成宇宙中的成员,人并非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而是与万物紧密相连、平等互利的生命体。现今,我们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基本国策”等等,无不践行“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平相处这一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自然不再仅仅作为工具存在,而是通过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实践。
2017年3月始,“蓝天保卫战”打响,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理念指导下,全国各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防城港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确立“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展示给了全国各地的到港人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途径之一“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即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吐故纳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通过自我革新,不断产生强大的文化动能。而中共共产党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亦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传承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程。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推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迈进。
文化孕育思想,思想指导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彰显,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花已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