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中学校,重庆 404600)
我校初2019 届学生,总人数584 人,其中男生311 人,女生273 人。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平台和教委中考数据反馈
1.《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中长跑(男生1000 米,女生800 米)、短跑50 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力量(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
2.中考测试项目:中长跑(男生1000 米,女生800 米)、1 分钟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
1.统计分析法,通过对2019 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弱项以及问题所在,为后面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2.经验总结法,通过对2019 届任教体育学科的老师教学方法给予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3.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件精神和收集相关数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再去指导教学。
1.中考体育成绩与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不完全成正比,中考成绩的好坏不能代表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好坏。
2.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对体质健康水平的认识出现问题,他们关心的只有中考体育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体能练习时间不足。初中学生没有管理时间的能力,学习负担重,没有课外锻炼时间,仅仅只是上午大课间30 分钟跑跑操和三节体育课完全达不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4.生活条件优越,肥胖,近视明显增多,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5.体育老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方法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6.师资条件不足也会影响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现在要求的测试学生视力,屈光度和串镜等,如果没有仪器是不能监测的。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为指导,校本教材做保障。因地方差异,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是校本教材的优势所在,合理应用校本教材,既能提高中考成绩,又能提高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从初一开始强化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的重视,让他们明白身体全面素质的提高不仅能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而且能提高自己的中考成绩。
3.体育分数越早纳入初中生文化成绩总分,学生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为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提供有力保障,也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4.初中体育老师必须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等),认真上课,认真反思,努力改进,从初一开始进行系统练习,为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5.初中体育老师不断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6.初中体育老师需要多沟通,多交流,多看,多学,多听课,彼此间取长补短,为自己的体育课堂增加亮点。
7.学校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不仅充分利用大课间30 分钟,还要将“课课练”转化为“天天练”。我校初中学生在初一、初二年级参加体艺节和各种年级运动会,大课间实行跑操,初三年级的大课间有广播口令指导各项身体素质练习。
8.学校可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让学生走进校园就有锻炼的欲望。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实践活动经过长期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以体育文化为载体,是学生在校园体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
9.中小学生视力是国家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之一,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对初中学生的视力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积极推广落实健身气功.明目功(青少版)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10.抓住青少年健康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初中阶段,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一般耐力素质敏感期是12---14 岁,速度素质敏感期10---13 岁,力量素质敏感期是10---13岁,协调素质敏感期是9---14 岁,灵敏素质敏感期是10---12 岁。
结语:总之,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不忘初心,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认知,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瞄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热点和痛点问题,以体育课程为载体,研习科学的理论,设计和运用健康体能练习为手段,践行初中体育课程,既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又能提高学生中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