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沉浸式故事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目前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单调,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无法适应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新课改中确立的学习观,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心理年龄以及生活体验的情境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沉浸式情境教学成为了新兴的教学方法之一。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将着重探讨其中的一个分支——故事情境教学法,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

一、沉浸式故事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

沉浸式教学(Immersion)于20 世纪60 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它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引发学生沉浸体验的因素、条件、手段的研究,促使学生全情投入课堂,展开深度学习探索。故事情境教学法主要以故事为主线,创造合理的过渡情境,这些子情境连接在一起,促进了课堂一层一层的逐步发展。学生在替代条件下进行合作学习或基于任务的学习。每次他们在替代条件下完成教学任务时,故事都会随之发展。这种教学强化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满足感,最后通过良性反馈促进教学的有效运行。因此,要上好一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能否为学生创造合适的环境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二、沉浸式故事情境教学的实施案例

随着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许多教师都会在教学设计时加入故事情境的成分,但大部分的故事情境教学只是利用有趣的情境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但真正意义上的故事情境教学中的“故事”并非只是工具性存在,更多的应该是以教学过程“故事化”的理念为基点,丰富和拓展体验式教学的支架性存在,为帮助大家在创设故事情境时尽可能有效合理,下面我将展示两个“故事情境教学案例”供对比参考。

(一)《孙悟空的“金箍棒”》——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今天让你来扮演其中的一个人物,你最想当里面的谁?说说你选择的理由?”教师意在引发学生对《西游记》人物及其特征的回忆,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说“想当唐僧,因为他是师傅”,也有说“想当孙悟空,因为他会打妖怪”,教师立马追问“孙悟空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学生又是口若悬河,“72 变”“有金箍棒”……终于,教师等来了这节课最关键的设计——通过建立孙悟空金箍棒长短变化和小数点移动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在《西游记》故事情境下,虽然学生们的情绪很高涨,整节课的气氛显得格外热烈,但这样的情境除了营造气氛以外,非但没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而且还因为繁琐的情境铺垫,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情境中的非数字信息。教师盲目追求“情境”效果的教学,不仅是对故事情境教学的歪曲,也不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100”不敌“60”》——因数的教学

周智雄老师在教学《因数》的课始,指着“100”和“60”两个数提问:“看到这两个数,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比较喜欢哪个数?”大部分学生都立马联想到了考试分数,自然也更喜欢100 分。周老师在表达了对学生的理解后,引发了学生为什么60能胜过100的悬念,最后通过发明钟表的例子讲述了“100不敌60”的故事,再一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60 到底是怎么胜了100 的?吊足了孩子的胃口后,教师从容地带着孩子一起充满热情地研究起了因数,最后揭开了谜团:“在1-100 的自然数中,60 的因数最多,这就是人们把分针转一圈定位60 分的原因。”孩子们恍然大悟。

周老师创设的“100”不敌“60”故事情境,既新鲜、易懂又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样的情境加问题,教师逐步激发学生想了解因数的欲望,把学生对于探究因数的热情度一下子提了起来。只有真正做到了创设合理有效故事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才会是一件快乐并且充满意义的事。

三、沉浸式故事情境教学的实施建议

故事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用一个故事构建一节课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创设支撑数学知识运用的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主动并充满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不仅会积极思考,有意识地合作,而且会自发地积极创造,积极沟通,积极合作。故事情境教学法不同于沉闷和被动的传统教学法,它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正是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它的实施过程反映了教学的活力和魅力。以下我将从课程改革,教师成长,学生成长三个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一)课程改革方面

教师或教师团队可以根据学校和地区的特点,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学习内容,开发小学数学主题学习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实现小学数学的浸入式学习。

(二)教师成长方面

参与研究项目的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沉浸式学习和专题研习的相关理论,从而明确未来教学中学生发展的方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学生自觉发展的最新发展领域,提供合适的教材,让学生体验知识发现和建构的过程。

(三)学生成长方面

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故事,建构的一种新型的沉浸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沉醉在有滋有味的数学课堂中,不仅主动思考,自觉配合,并且积极创造,生动交流,协同合作。除了基础知识的习得,学生在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会得到提升,养成解决有挑战问题的能力。

本文关于沉浸式故事情境教学法的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明辨故事情境教学的实质和核心,为丰富和发展故事情境教学奠定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沉浸并享受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