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科平
(慈溪市长河镇中心幼儿园,浙江 慈溪 315300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创新教育,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幼儿的成长角度来看,想要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落实家庭教育的地位,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并能够通过与幼师之间的配合,构建起一个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真正实现对幼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助力支持。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以幼为本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本园作为农村普惠性幼儿园,我们深刻意识到家园合作教育模式对幼儿成长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幼儿的主体,并根据幼儿的成长需求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家园合作教育体系,由此做到通过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例如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讲卫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性教育内容,为了让他们意识到“饭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我们除了在班级中进行了专门的教育,并通过《行为规范》等方式对幼儿进行了幼儿园生活行为的约束,但在家中家长在幼儿的这方面要求较为松懈,这就导致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幼儿会因此产生疑惑,这对于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做好对家长之间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幼儿园中的教育内容,并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的生活模式,让幼儿在家中也能够“爱干净、讲卫生”,意识到“饭前便后洗手”就如同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对他们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幼儿的健康生活观念树立打下基础。
最近几年,家长对幼儿园产生怀疑,随之而来的无死角监控等策略的出现,虽然能够缓解家长们的焦虑,但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信任裂痕并没有因此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实现家园有效合作,就必须要先做好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状态,帮助家长发现幼儿的成长与进步,这对于增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信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由此得以出现。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主动给家长们发送一些幼儿日常生活的照片、视频,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每天幼儿上下学,教师都应该与家长进行交流,哪怕只是简单交代幼儿今天的状态、吃了多少午餐、喝了几次水,都能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关心,由此建立起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促使他们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为科学、高效的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带来助力。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展亲子活动是拉近亲子关系,实现家园合作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家长受工作影响而常常会缺席幼儿成长的关键期,这会导致亲子关系变薄弱,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举办一些特色主题亲子活动,让幼儿给家长表演节目,设计一些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互动游戏,由此来拉近亲子关系,增强亲子感情。例如在“母亲节”时,我们就邀请妈妈到幼儿园中与幼儿一起做活动,让幼儿与妈妈一起看关于母爱的电影,让幼儿给妈妈表演节目、做游戏等。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幼儿孝敬父母的价值观念树立,我们还设计了让幼儿给妈妈梳头,为妈妈洗脚的活动,让幼儿看到妈妈们的丝丝白发,为家庭奔波而出现的老茧等,由此来实现对幼儿的教育,让他们能够理解、感受妈妈的辛苦。在此之后,我们还为幼儿布置了“帮妈妈做家务”的活动,并要求妈妈们在家中要给幼儿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为幼儿的进步与成长创造机会。
创新家园合作模式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常规的家园合作教育多以幼儿园为主,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对家长的限制较多,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到幼儿园参与活动,那么家园合作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对家园合作模式予以创新,将幼儿教育主阵地从幼儿园转移到家庭当中,让幼儿在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下予以成长,由此保证幼儿园与家庭可以保持高度一致,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助力。仍以卫生习惯中的“饭前便后洗手”为例,我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前提下,让幼儿摇身一变成为“家庭卫生安全员”,去监督爸爸妈妈在家中的卫生行为习惯。在这种模式下,家长会专门在幼儿面前做一些“不卫生”的行为,看幼儿会不会纠正家长的错误,由此来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习惯。又或者在完成“交通规则”的教育后,我们让家长在与幼儿外出时,在家长做好幼儿安全保护的前提下,让幼儿领着家长过马路,看幼儿是否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考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做好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质量,还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带来助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一定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让他们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为幼儿构建起统一、优质、规范的成长环境,并通过对幼儿的引导来实现对他们的智力发育、思维锻炼、道德形成、价值构建等方面的进步,让幼儿可以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发展,也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