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君
(新乡书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在纪录片中加入解说如果处理得当,都将成为推动故事发展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能带领观众进入故事和贯穿故事。解说词能够提供其他方式所无法提供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是观众想要完全体验影片时所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纪录片的解说词呢?
解说词需要跟着故事弧走却不能引导故事弧。在影片开场,前几分钟,你需要设置一些问题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接着你会猜测观众的需求,靠直觉埋藏下信息的种子,时机要把握得刚刚好,最好是观众的大脑中刚刚闪现质疑或不解的时候。
写解说词时要尽量使用中性化的语言。其原因,一是这样做能更加准确地表现我们所处的世界,二是这样做能够得到不同背景的观众的认可。要避免刻板印象还需要格外注意字里行间刻板的评论性语言,如“花瓶”“小老太太”等等,这些都不可能出现在纪录片的解说词中。
避免时代错误就是要从影片故事中的视角进行解说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视角的局限性,即要尊重故事中人物的视点及其所受的限制而不要超越其视角,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要注意,在谈论过去的时候,不要套用当代的价值观、论断或知识。
纪录片的解说词只需传达故事的要点以让观众的思维转到接下来的同步画面即可。如果扯得太远或是提供的信息点过多,观众对信息的理解就会发生混乱,精力就会被分散,以至于看不懂接下来的内容。
影片中,一个被放置得恰到好处的细节能够传达数量惊人的故事信息。例如,我和李晓光导演摄制《临时村庄》时,农民工糊涂去参加春晚时,“刮过脸、反复对着镜子端详自己。”从这种细节上反映了当代农民工人们的精神风貌。
纪录片制作者通常要么只用人物话语来衔接影片中的不同段落却不懂得用解说词进行更好的表达,要么相反。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影片拍摄得很差,每个人都在泛泛而谈,大家的观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时最好能采用解说来加以区分。理想的状态是,拍摄受访者的一些镜头,包括他们的专业知识、个人经历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用这些信息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比起使用解说词来说,这些信息更有价值,当然也更具权威性。让影片中的人物去传达仅用解说词就可以传达的信息,这样做实在是种浪费。相反,如果解说词替代了大多数的人物话语和他们所说的内容,那么影片就可能会失去灵魂与血肉。即使是很反感影片中的人物大量说话的观众,也会更愿意听到人物自己发出的声音而不是旁白。
解说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但用解说词反驳受访者观点,却不是最好办法。那么怎样在银幕上反驳别人呢?你需要找到另一位受访者,让他提出反证,或者拍摄一些包含了证据的场景来反驳受访者的观点。尽量让人物、事实、故事本身来说话,相信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事实对真相做出判断。
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用来充数的解说词上。用词简洁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选择最恰当的词来表达你的意思,要注意其中的细微差别。解说词的选择需要仔细推敲,切记你要表达的意思不仅是要最令人激动的,而且要是最准确的。
另外,像故事本身一样,解说词也要往前推进,不要经常出现解说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信息情况,要随着故事的推进构建解说词。
解说词需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应仅仅告知受众事实,同时也要表明解说与所讲述的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因饥荒,212 人逃离了这个村庄”,这句话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知道这212 人是多还是少。如果这个村庄有上万口人和仅有212 人相比,受饥荒的严重程度就相去甚远了。切忌在解说词中猜度别人是怎样想或怎样感受的,除非你在解说词中表明了这只是推测。
如果解说词要表达重要的数据,尽量以比较的方式提出来而不要单单给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如果有比较,大家才能对这个数据有切身感受。补充这样的语境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建构故事情节,要时不时地提醒观众:影片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对故事的期待是什么?
撰写解说词时要尽可能地采用主动语态。比如:“这项在园区里投放服装广告的决议已被通过。”这项决定是谁做出的?又是怎样通过的呢?如果换成主动语态来表达就是:“园区管委会以3:1 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这项在校园内投放服装广告的决议。”
不论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还是十分阴险的人,你都应该在展现这些故事、人物的时候自然地印证其中的事实。最廉价和最糟糕的方法是解说词竭力采用大量的形容词和夸张的表达来达到煽情的效果。如果解说者变得像个情绪过于激动的推销员时,观众必定会起疑心。
如果解说词这样说:“他生于1860 年,他在11 岁那年遇到了六哥。”看到这里时观众的思路会不自觉地被分散,他们会在头脑中计算她遇见马克是在哪一年,这样观众又会暂时脱离故事情节,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影片的观看。无论是重量、年龄还是过去的时间,最好都以某种直接的方式告知观众,尽量避免让观众去做这些计算。
适时而止是要为影片中停止解说的那一刻做好准备。如果剧情讲述的是朝鲜战争,或种植蔬菜的技术等,解说词把观众引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后就需停下来。观众需要从话语中跳出来喘息一下,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感受影片中那些幽默、悲痛或恐惧的时刻。你要提前预测这些时刻,并将其纳入故事之中。这种时刻可以是片刻的沉默,或一段音乐也可以只是一个动作及其发出的同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