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的运用策略

2020-12-08 00:40:43冯亚燕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冯亚燕

(广州市从化区雅居乐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对小学体育课教学基本情况的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不能满足课改要求

在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学科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还是不重视。在小学时期,经常会出现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以及学校都应该加强对于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对体育教育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首先做到让体育教师本身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让教师真实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理解什么才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受到重视,教师才有机会对学生实施教学。

(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够创新

教师在小学体育课上的教学方式非常简单,只是利用教师演示学生不断练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学习环境时,就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失去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教师在长时间不进行创新教学时,教师也会对教学实施得越来越敷衍,这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改革后的素质教育要求下,要求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意识,以及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让体育学科的教学不仅是教师主动教学,学生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羽毛球技巧的教学,教师觉得只要学生掌握打羽毛球的技巧就可以了。但是在教师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知道自己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认为每节课都是同样的,只要打羽毛球就可以了,学生这样盲目地学习,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羽毛球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一)利用羽毛球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在羽毛球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持拍、移动、挥拍的姿势都进行训练,还有一些简单的跑跳内容都是羽毛球训练中必须要实施的内容。但是很多人都错误地以为对于羽毛球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技巧,而且认为保持臂力就可以打好羽毛球,并不重视对全身体能的训练。但是在实际上,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应该对学生的体能做出较高的要求,并且对学生的协调能力进行培养。因为在实际打球的过程中,是一直在跟着球跑,所以体能非常重要,如果体能欠缺,就会导致无法跟上球的运动而失败,所以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羽毛球的教学时,也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训练中可以对学生快速跑跳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快速移动。但是在进行这些训练时,首先就应该保证学生能够有相应的体能支撑训练。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阶段式的训练,让学生的体能逐渐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训练快速移动,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同时学生的体能也会随着锻炼的次数增加逐渐得到提升。所以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羽毛球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体能的提升,利用羽毛球的基础训练逐渐提升学生的体能。

(二)利用羽毛球的训练丰富学生体能训练的内容

羽毛球并不只是一项击球类的运动,同时也是一项追逐球的运动。学生在打羽毛球时,就要跟着球的位置进行移动,这样的运动过程就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能够快速移动。在进行羽毛球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有较强的耐力才能取得胜利,对于学生来说,耐力是需要不断去锻炼以及突破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学生参与羽毛球的训练时,应该注意对学生耐力的锻炼,从而实现对学生体能的训练。在开始训练时,学生可能并没有太强的耐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就会感觉很疲惫,耗尽体力,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稍作休息,之后在进行反复的训练,在周期性的训练中,学生的耐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学生的体能也可以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准备羽毛球的对抗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一直进行运动,需要追逐球的位置。但是在胜负欲的作用下,学生并不会轻易地放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耐力就会被突破,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体能也会随之提升,有利于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教师也能够有效的应用羽毛球的训练和教学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总结

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利用羽毛球的教学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腕力和耐力都会有所提升。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实现对学生体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