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勇
(宣恩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湖北 宣恩 445500)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承担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中职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政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中职办学理念,教师素质等因素影响下,当下中职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如何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中职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低主要原因是缺乏针对性,由于对思政教育面临大环境与中职生认识不全面,需要提高中职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分析思政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课堂,提升中职思政教育实效性。
思政课是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手段,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传授学科理论知识,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中职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薄弱,导致中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差。中职学校教育定位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中职思政教学应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坚持全面育人,从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当前我国中职思政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落后与学生生活脱节,课程地位较低,教师素质欠缺等原因,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导致中职生思想观念出现一些偏差。我国中职学校使用思政课教材偏向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脱节,课堂教学形式局限于教师单向灌输,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中职思政教学未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设备使用率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政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总结[1]。
由于中职学校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学生难以有良好的平台实践课堂理论知识。中职思政教学课时安排僵化,无法为学生安排一定实践活动。思政教学中偏向于理论性知识教学,教学中应加入活动辅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水平,应具备组织课堂能力。部分中职思政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较低,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方式,个别教师对课程教学重视不足,备课不充分,不能针对学生学习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思政教育是中职德育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与坚定法治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重视不足,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较差,无法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作用。针对思政课教学现状,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措施构建高效课堂,增强中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2]。
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生价值观发生很大变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用社会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应从学生成长心理出发进行正确引导。教学过程是教育主体与客体互动沟通,学生是有意识的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师生互相沟通合作关系,传统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单向灌输,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思政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思政课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不同班级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思政课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导致思政课教学流于说教,不能与现实政治联系。对学生缺乏足够吸引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中职思政课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课程内容选择应从学生兴趣出发,选用生动有趣的内容替代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增加教学实例,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如在教授网络生活内容时,让学生观看天宫一号与神九对接模拟视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论述网络在个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双刃剑要合理利用。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应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体会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性,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知识从感官开始。思政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性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教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关于社会公德知识时,让学生分组对社会公德话题表演,一组学生表演路人吃香蕉后随地丢弃香蕉皮,导致路过老太太滑倒摔伤住院。故事情节简单但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公德见于生活细节。在讲授违法犯罪时讲述犯罪案件,以教室为法庭,开展模拟法庭训练,让学生担任原被告与控辩方律师、审判长、法警等角色,学生通过表演深入了解违法犯罪,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情境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