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众创空间视阈下中职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2020-12-08 00:40:43桂长江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桂长江

(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5400)

一、众创空间视阈下中职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众创概念认识不清,浮于形式

当前国内的众创空间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而众创空间服务的主要群体是中职学校学生,多数中职学校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够全面,理解不够充分,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一方面多数中职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只追求绩效,以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为高校教育成功的标准,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发挥其实质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培养更侧重创业技能,不注重专业知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立于专业知识对立面,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专业知识对学生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二)师资团队力量薄弱

为与现阶段社会发展趋势接轨,在当前创视空间大环境下,高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于中职学生的阅历和理论能力还很薄弱,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一支实践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显得十分重要,就现阶段而言,师资团队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中职技术人员。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师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教师不仅要有创新创业意识,还要有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大部分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由学校辅导员或专业课老师兼任,几乎没有本行业的专业人士,这些教师由于自身工作原因,很多都缺乏相关企业工作经验,更不要谈其创新创业能力,再加上很多兼任教师本身工作就较为繁忙,还要花费精力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时间安排紧凑,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培养的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对创视空间下创新创业理念认识不足,还是依据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不紧跟时代步伐做出改变,导致课程只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能力才是立学之本,很难培养出适合当前众创空间视阈下创新创业人才。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众创空间实质是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与外部进行交流的平台,以此来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但众多中职学校受到地区、资金等影响,又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及完善的管理机制,造成中职学校学生达不到与外部交流的目的,并未建立起满足中职学校学生需求的众创平台。

二、众创空间视阈下中职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深入了解众创概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中职学校而言,在众创空间视阈下想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转变传统意识,明确自身定位,深入理解众创空间的内涵,深化教育改革。不能单纯地以金钱收入的多少来衡量学生是否创业成功:收入多的学生就被学校认定为创业成功,收入少的学生就被学校一票否决。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点不仅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且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基于众创空间这一平台,学校要改变教育理念,改变学生创业观,让学生在享受创业带来物质满足的同时,也能时刻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以为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用自身的一技之长,结合社会环境,不断创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打造一支专业化师资团队

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性,师资队伍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一是中职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及足够的经费,组织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战学习,让教师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增加教师实践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为后续给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奠定基础。二是中职学校可以加强对外合作,引进部分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创业水平的人才加入教师团队,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确保发挥教师真正作用。三是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及关系网,筹措资金,网罗更多社会资源,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仅依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足以支撑中职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这就需要学校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校外资源,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一是中职学校要完善众创空间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机构,整合学校各部门的资源,发挥优势,确保众创空间良好运转。二是加快建立众创空间监管机制,使众创空间能够真正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所服务。三是为中职学校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抓住并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与其他中职学校的交流合作,成立众创联盟,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公司快速发展。四是加强政府扶持,在市场化运作的体系下,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成为一种趋势,众创空间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此提供了契机,各中职学校应该顺势乘上众创空间这一平台大船,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的发展潮流中驶向未来,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和创业提供更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