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峰
(江西省铜鼓县棋坪中学,江西 宜春 3362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它要求教师教学中能够采取可行的教学措施,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合作学习实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不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导致学习变成了放任自流。尽管部分初中学校开展的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比较成功,学生也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师却没有将其责任具体落实到位,不注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而是采取放任自流式的教学,影响了合作学习质量。初中生缺少教师的引导,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影响了教学质量。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仅仅随便地将附近或同排的学生分为合作小组,只在表面上应用合作学习,实质内容却未被运用。另外,部分教师多次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给学生开展大量的教学活动,消耗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合作学习使用的次数过多,使合作学习没有从根本上被执行,仅是形式上的应付。
具体实施时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随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致力于引导学生用“合作”的姿态参与,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不动态地变更小组人数及成员,加之没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体现了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研究,毫无生命力可言,它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走向“死亡”。
学生在拥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就会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团结互助,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堂上,我是这样组织合作学习的:
在朗读教学时,如在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部分时,要求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读出写作特色。小组里组长就会根据文章分配任务。有典雅文静的旁白,有学识渊博、质朴方正的先生;有调皮、平时不认真学习的人声鼎沸的朗读……组长安排任务,小组试读,班级展示,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特色完成自己的任务,朗读者深入角色,听读者记忆深刻,课堂朗读效果深入人心,学生在朗读和听读过程中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
在纠错改错时,讲授新课时,会对每一课的新词语默写纠错,一般情况下是一生板演,其余默写本默写,集体纠错环节,对桌互换批改,组长负责统计默写错误较多的词语,默写正确的同学负责督促改错。这样的组内合作,能让优秀的同学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有效地帮助组内需要的同学。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坚持责任到人,确保每位小组成员有事可做,进而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作文教学时,我会在出示作文题目的时候,让组长带领组内的同学分析作文题目,把握写作的要素,甚至可以有素材的选拔,把小组内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如在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课堂上,小组同学七嘴八舌审题,“影响最大”“一个人”是关键词,有的小组同学就会提到“影响”可以是语言,可以是动作,可以是行为举止,甚至可以是心灵。“影响”也可以是感悟、可以是体会、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如果“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大家熟悉的人,要求这个同学把自己写的片段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给他参考意见,丰富语言,提高作文水平。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没有一名同学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和其他成员共同解决问题。语文老师对一个个体的表扬需要转化为对小组的表扬,以团队的形式获得奖励更能让学生充满斗志,品尝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获得丰厚的情感体验。基于此,语文老师需要做好宏观上的引导,在课堂上注意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共同处理问题,激活学生认真学习和积极讨论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语文老师让学生讨论哪些方面表达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激烈的讨论之后让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并对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肯定和表扬,能够激发全体初中生认真讨论的欲望。
如果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那么小组合作的学习就徒有虚名,由个别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优秀学生承包所有学习任务,课堂也就成了个别人的展示舞台,久而久之,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大部分同学没有得到锻炼,仍旧止步不前,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与共同发展的初衷不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每个人。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制订合作计划,安排学习任务;督察员负责督察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当组员出现意见分歧时,协调好内部关系,避免矛盾产生;记录员负责将组员的意见、看法逐条记录并进行分析,带领大家将合作讨论向纵深方向深入开展;发言人负责整合本组的意见,将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一段时间后,职务要轮换,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技能,增强学习兴趣。每一次互换都是组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过程。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小组成员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合作意识增强,合作技能也不断提高。
总之,学讲计划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打开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促使我们不得不在已有的教学方式下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与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