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程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20-12-08 00:40:43谢承渠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谢承渠

(彭水自治县乔梓乡中心校,重庆 409600)

一、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情况概述

(一)教师不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实施方式会让学生只知道用数学知识解题,并不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受到传统理念限制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就会不断被淘汰。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还是比较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理解的难度还是比较大,这种教学会导致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只能应用到考试中,学生的生活问题解决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也不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小学数学学习情况是被动式教学的必然结果,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也会降低,教师想要改变这样的学习情况,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二)数学课堂过于枯燥无趣

教师只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习题练习,这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经常采取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机械式的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也得不到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很难得到培养。教师没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化内容相结合实施教学,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不能相匹配,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学习的用处并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比较低,最终导致小学数学的课堂更加的枯燥无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创建优质课堂氛围

高质量的课堂氛围创建可以让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引入过程中实施课堂氛围的创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在营造教学氛围时,可以引用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入,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引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在视频中显示小丽的周末。在视频开始时,先展示时间7 点钟小丽起床,7:30小丽吃早饭等等,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小丽是几点起床的哪位同学知道?这时,学生可能会说:视频中并没有说小丽是几点起床的。教师就可以把视频调到开始的位置,并且停止在时间的位置,告诉学生:小丽每开始一件事情视频中都有显示时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怎么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充满兴趣的视频中进行教学引入,让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将生活化的过程应用到教学导入中,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既实现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氛围的创建,同时也实现对学生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学习知识。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实施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长期使用生活化的方式实施教学,学生慢慢地就会形成生活化的意识,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学生也会自主对生活化内容进行探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5 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举例时也都要给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实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一次考试后,教师准备给班级排名前五的学生每个人买三支铅笔,那么一共需要买多少支?学生开始会利用数数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数数是不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啊?那怎样才能更快速地得出结果呢?在这样的引导下,教师对学生进行5 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并且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引导了学生利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自然也就会想到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有利于学生对生活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总结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生实施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数学理论知识解数学习题,同时也能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