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模式运用的探究

2020-12-08 00:40:43田婷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田婷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鹦鹉溪镇大头坡小学,贵州 铜仁 565103)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不断先输出内容给学生,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课堂结束后再下来慢慢消化。可这样下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效率低、压力大。为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先学后教”的模式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更加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在传统模式下,都是老师先教,学生再学。而今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基础,在自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教导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简单的导入之后要给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的目标。以学习为主的目的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熟悉教材,带着问题再回进行课堂学习。而在学生自学中,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持安静不予干扰,给学生良好的自助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以“认识物体和圆形”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看一看”,让学生通过眼观初步辨识长方体、圆柱、球体、正方体的特点之后,再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品先做一个分类,分好之后,教师来巡视检查,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是通过这些物品什么样的特点进行分类?”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先进行自我阐述,这样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通过“摸一摸”,接触实物感知特点,激发求知欲,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与同学们相互进行交流,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疑问并进行分析,对自己自学水平进行一个评估。把大家的感知汇合,形成不同的理解。这样学生在教学之前对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讲课的时候也可针对性的做更好的指导。

二、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教师辅助指导

学生自学在前,教师解答在后,给足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之后,教师随之揭示概念告知名称。教师的引导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来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没有老师的指引,往往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也不可能完全独立的自主去学习。

以“认识物体和圆形”为例:“同学们,像咱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鞋盒、足球、魔方等都是什么形状啊?”将这些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示出实物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形状,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脑海中抽象出长方体、球形、正方体。再让学生闭眼,通过记忆去想象图形的样子后,由教师给出实物,学生判断形状。这样的互动环节,把抽象与现实相结合,加深学生脑海印象。随之可让学生举例:“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的实物有哪些呢?”从现实出发,感受实际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教师通过“教”让学生对知识获得更好地掌握与理解,在和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予以点拨与指导,让学生更快突破学习难点。当然“教”并不是按照课本不动照搬,而是在学生讨论反馈出来的基础上,把遇到的问题更进一步讲解巩固。当然也可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般是先讨论,后更正,鼓励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勇敢发言,这样一个问题发现之后,其他学生予以补充,教师在这个阶段且不可打断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自我的讨论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其次要结合教学重点,让学生更深化的去理解知识。

三、及时检测成果,及时巩固归纳知识

在课堂中,学生通过提前自主学习加上教师引导教学,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把知识吸收到位?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检测,通过测试、问答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情况。从简单基础的开始提问,挨个检验,帮助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学生找到出错和不解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所为的评测检查,除了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也可用趣味的游戏和测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

例:与学生做一个课堂游戏,五人一小组,每组一人说出物体名称,让其他同学根据说出名称去摸实物,看看谁能摸的准。或在投影上出示图片,提问:“这个房子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用了哪几个?请分别列出来。”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通过这样趣味的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对回答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学生心理来讲,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对学习内容的一个自主归纳也是不可少的,梳理已经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在总结的方式上,也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喜欢的总结方式。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不断地进步与改革,作为教师不能一直禁锢在传统的思想里。围绕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自学,“先学后教”作为一个重要的课堂形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压力,提高整个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