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宾
(江苏省南京市伯乐中学,江苏 南京 211800 )
生命教育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应首先从根本上转变思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本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设计,并积极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在过往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影响往往是严肃的、刻板的、权威的,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不能完全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及学习特征,仅仅是以学习成绩及考试为目标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这样的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将学生变为了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只有教师转变思路,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的教学之路,才能够切实实现生命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践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生命教育理念倡导尊重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因此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应重视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围绕课本内容展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关注,教学效果一般,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感到倦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而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视频教学、微课、情境教学等多种形式,将课本内容中枯燥的知识以生动的形象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将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视频(如人类乱扔垃圾、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产品导致海洋中垃圾泛滥,在岸边搁浅的鲸鱼肚子中充满了人类乱扔的塑料袋),而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以生活中的案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做法是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的行为?针对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保护我们的生物圈?借助多媒体课件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拓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了独立思考,发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环保行为。
情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采用,可以增进师生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信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唤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情感体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波动较大,叛逆心理较强,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及重视,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的自主学习意愿,而情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初中生物课堂情感氛围的渲染,唤起学生对初中生物内容中真、善、美的内容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的兴趣,收获个人不同的学习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增进师生感情,转变原本刻板、严肃的形象,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理解,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少批评、多鼓励,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想其所想,通过情感的交流带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例如,在初中生物《拒绝毒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电视新闻、网络中关于毒品对人体生命健康、生活工作和家庭幸福造成严重危害的相关报道、纪录片等内容穿插在课程当中,通过直观的展示人在吸毒后由于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和精神反应,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思考毒品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危害和影响?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中,会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积极思考,并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拒绝毒品、健康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认知,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教学效果。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路,从生命个体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需求,以春风化雨的态度循循善诱,促进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