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08 00:40:43徐轶媛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徐轶媛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讲述戏曲故事情节

由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宝贵的课时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戏曲知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鉴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程度,教师将教学内容设置的过多、过少、过难、过易都是不合时宜的,因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戏曲音乐的完美体验。对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对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评估,由于戏曲的唱腔不同于现代歌曲的唱法。以拖腔和甩腔教学为例,这部分是需要教师采取有趣的教学手段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一旦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后续的课堂教学将无法开展,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丧失继续学习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凭借一次课程就让学生学会拖腔和甩腔的技巧更是无稽之谈,一味地枯燥讲解必然会使学生继续学习戏曲演唱的积极性受损。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PPT 向学生展示不同曲目中演唱者所穿服装、弹奏乐器等的图片,为学生揭开戏曲的神秘面纱。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只有调动其多重感官,才能激发其持续学习的动力,克服戏曲知识难懂、歌曲难学的困难。另外,为了促进小学生高效地学习和理解,教师可以将戏曲的故事情节通过简短的话语转述出来,通过丰富的语境和灵动的肢体表达将戏曲情节跌宕起伏的形态展示出来。

二、开展引导式教学,激发戏曲学习兴趣

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与工作中就要不断地汲取戏曲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对戏曲的理解,并将戏曲精神通过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送出去,通过循循善诱的讲解,学生必然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戏曲的学习中来。对此,当学生无法准确地掌握戏曲唱腔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示范演唱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倘若教师对戏曲知识的了解不足,或唱功方面是缺失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效一定是低下的,终将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而教师只有不断地扩充专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其在客观且真实态度的引导下,必然会积极地应对戏曲学习的挑战,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会积淀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戏曲内容收集起来,并按照学生的感兴趣的方向制定出合理教学计划。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事先录制的微课,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形成浓厚的兴趣,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同我国传统戏曲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且灵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保证。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中,教师较多地采用“满堂灌”的讲解式教学法和音频播放的模式,较少使用多媒体设备将专业化的戏曲表演播放出来。由于戏曲极具地方特色,且很多地方戏的语言是方言,自幼学习普通话的小学生很难听得懂,更不用说“学得会”,利用视频播放的模式可以让教学形式更加形象化,学生通过视觉观看、听觉感知和字幕解释,就会很容易地掌握戏曲唱腔、表情、动作等的技巧。

以《三请樊梨花》选段《离别了青龙山》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这段戏曲的演奏片段,并通过服装、脸谱、动作等判定谁是小生,通过“三步一跪”的动作形式可以知道薛丁山痛心悲伤的心情,通过表情等肢体语言的变化,小学生可以去探知戏曲人物的内心世界。随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来谈一谈观看戏曲后的看法,对于存在理解偏差之处,教师可以作适当地点拨和指导。

三、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戏曲艺术修养

目前,我国戏曲教学专业教师匮乏,很多教师是通过自学来扩充自己对戏曲文化及演奏技巧等的了解,因而基层教育单位应及时向上级部门说明小学音乐戏曲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让教育部门提升对专职教师招聘的意识,扩充专职教师队伍,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储备戏曲专业教师。对于已经上岗的教师而言,应注重日常的自我提升和专业化培养,积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戏曲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进行在职深造。重视戏曲兴趣的培养,因而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音乐学习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的人数是均等的,教师通过鼓励性话语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戏曲的乐趣。

以“黄梅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模仿视频中演员的唱腔及动作,还可以将戏服引入到课堂中,学生会在装扮的“诱惑”下产生模仿的欲望,并在实践中了解戏曲中有生和旦的角色,还可以进行对花表演,对于学生表演的错误之处,教师可以加以必要的指正。通过情境模拟式的教学,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戏曲文化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艺术修养和表现力。

结束语

戏曲凝结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丰富的音乐艺术宝库。因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戏曲优势,改善教法,确保学法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戏曲文化,积淀艺术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