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茅坪镇中心小学,湖南 邵阳 422500)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之一,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连贯思维能力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入更高效科学的单位迁移方法。语文的学习和教学并非是由相互分离的板块构成的,相反,课堂教学和知识接收的每个阶段和部分都相互连接、相互影响。通过在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单位迁移方法,前一板块的知识能在后阶段的学习之中得到复习和巩固,后一部分的学习能与前阶段已学习的知识板块相连接,从而起到触类旁通、循序进步的教学效果。
不同于枯燥无聊的照本宣科模式,单位迁移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通过运用具有新鲜感的单位迁移方法,以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和理解的能动性。在多对一或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能够将语文学习的各个单元相联系,对于课本知识进行更全方位的思考和理解。这对于学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成绩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技巧对于不同板块的语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想。
单位迁移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经验还不够充足。对于单位迁移教学方法的理念、新课改教育精神的内核、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具体实践中的难点,语文教师队伍还需要开展更多的教学实践以探索单位迁移方法的科学高效运用。
单位迁移方法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需要教师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开放包容的教学心态、更为端正的教学态度对待语文课堂。面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的不足、教学手段的单一,如何提升自身引导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课堂上科学适当地运用单位迁移模式,是当前语文教师和教育学界应当倾注注意力的重要教学目标。
客观而言,语文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必须增强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能力,加强对于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的把控,指导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应当及时就学习难点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合理表达自己对于课堂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掌握、理解课本知识。在小学五年级的学习阶段中,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必然以语文教学为教学重点,在课堂上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连贯思维能力。
新课改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必然以高效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条件。教师应当在单位迁移方法的运用中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单元课程的教学之中应当引导学生将各个单元的知识相联系,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层次化。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身心发育、性格态度等各方面都不够成熟,兴趣是其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导师。传统语文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引用单位迁移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知识板块与板块的连接、理解之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学会将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联系也是学习能力进步的重要体现。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知识脉络和教学进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精神所要求达成的教学目标。语文并非仅仅是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学习,文字表达和逻辑思考是学生理解更深层次文学作品和艺术瑰宝的重要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精神,结合小学五年级的成长背景、语文教育的学科特色,深入思考如何在进行最基础的字词句教学之外,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循序进步、独立思考的综合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单位迁移方法的探索,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以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引入多样化、科学化的单位迁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热爱学习,这也是新时代全面素质教育所提出教学要求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