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丽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胜利农场中心学校,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在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以及沉淀后,会形成一种文化的积累,而这样一种文化累积的形式,便是作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借助作文来对生活加以感悟,又可以通过作文,来净化自己的心灵之窗。由此,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且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加以注重。教师在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时候,需要意识到,作文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表达能力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对周围事物的有效观察,也因为自身作文素材积累有所缺乏,导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水平低下。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接下来,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例,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为了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其一,便是学生是否具有写作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写作培养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他们才会跟随教师的步伐,来进行有效的写作。其二,便是学生的作文素材是否丰富。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高超的写作技巧,还需要其中语句内容的丰富。自身的感性知识不够,那么写出的文章就永远没办法创新。其三,便是学生是否对生活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使得自己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生活中的事情是丰富多样的,想要使自身的文章流露出真情实感,就需要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只有有效的结合实际生活,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得到促进。
学生写作能力要想得到有效的提升,首要的前提便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少学生感觉到写作很困难,甚至出现“谈文色变”,出厌学心理的情况。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那么最终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也会受此影响。
例如,以《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需要先使学生对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把握,即“使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然后,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前提,然后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对其有更为深刻地认识。比如说“去社区打扫”,或者是“种植树木”。此外,便是在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训练,并且还需要鼓励学生踊跃地参与,让学生能够将之前参与的过程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借由这一方式,来使得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以及神秘感得到消除。而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便可以对写作产生兴趣,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始写作。
想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整体感知水平进行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来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的主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的把握。
例如,以《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让学生能够对这篇课文之中所蕴涵的“真善美”有所了解,即“使学生树立起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之中的语言进行细细地品味。比如说这样一句,如“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使他们对其中的所蕴含的“使学生在对比朗读中对蔷薇花的娇嫩纤弱有所感悟,进而将学生的保护之意激发出来”这个意思有所理解,通过这样的有效引导,使他们可以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体会。而教师也可以借助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来对学生的美好纯真心灵进行温暖。而通过这样的教学后,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便会在自然地用文字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
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其中一个评价规则便是“内容充实”。而想要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充实,就需要使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眼光,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课内以及课外的有效积累,从而使得学生的作文素材得到丰富。
例如,以《搭石》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在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加以感受,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乡情”这个话题展开写作。而为了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丰富作文素材。其一,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籍中去获取,通过有效的阅读,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或者是满足需求的内容记录下来;其二,便是可以通过平时的看视频、看图片等方式,来使得学生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启发,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素材便可以得到有效的丰富;其三,便是可以从生活之中汲取。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一些平凡而伟大的小事,然后让他们将这些事情融入进他们的作文素材之中。而经过如此的引导之后,学生的习作能力便可以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难点与重点,即“作文”。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进而使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影响。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培养加以注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本文就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