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8 00:40:43付士红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付士红

(德惠市第二实验小学,吉林 德惠 130300)

引言

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才可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游戏是儿童最自然、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快乐生活的源泉。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音乐知识、缓解课堂学习紧张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寓教于乐中顺利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一、课前音乐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音乐教师一般都不止教授一个学年段,一般都身兼两个至三个年段,如果想要音乐游戏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好,音乐教师就要结合每个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低段学生课前的音乐游戏,应该是比较简单活泼的,课前让学生做律动游戏,他们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一下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进入课堂知识的学习时,学习兴趣就很高,教师教起来也比较轻松,每个教学环节的进行会变得更顺利。例如,在教学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笔者在课前用《时间像小马车》的伴奏当律动音乐,让学生们玩一个骑马赛跑的游戏。二年级的学生都很活泼,这样的形式让他们的积极性高涨,他们模仿骑着马儿赛跑的动作,在音乐律动中尽情地玩耍。这样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得到快乐,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的旋律,对教师后面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进行音乐小组进行小组间的欣赏交流

通过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学到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一致的合作能力。例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每一组五到六个人,每个人需要分工合作来完成一首歌曲,一个人写词,一个人编曲,一个人打节奏,一个人唱,一个人跳,等等。每个学生对于学习的接受水平都不一样,因此要进行合理的分组。首先,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其次,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文静,倘若文静的都被分在了一个组,那么这个小组就难以调节气氛,所以为了每个小组分组合理,就应该把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一个人的欣赏角度也不同,所以可以把拥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在一组,一起分享自己对于音乐的独到见解。

三、竞赛型音乐游戏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竞赛型音乐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最佳载体。一般来说,竞赛型的音乐游戏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之间的音乐游戏竞赛,其竞赛的内容主要包括:表演内容及形式、音乐技能及技巧水平、个人形象包装三方面内容;另一类是集体性的音乐游戏竞赛,其竞赛内容除涵盖以上三方面之外,还包括表演整体效果的评分。竞赛型音乐游戏教学,主要遵循面向全体的游戏原则,着重提升学生个体和整体的音乐专业水平和音乐综合素质,着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还能提升学生自己对音乐各方面的认识,在比赛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激发学有关音乐的思维,同时有一定的创造思维培训,使学生在比赛中收获更多。

四、主题性音乐游戏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主题性音乐游戏教学主要是以某一教学主题为中心,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一系列音乐游戏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主题性音乐游戏教学中,音乐教师主要利用唱歌活动、舞蹈活动、打击乐活动来营造游戏氛围,在其中融入歌词编排、舞蹈编排、打击乐编排等游戏内容,从而达到游戏化节奏训练、游戏化高音训练、音乐肢体训练、音乐综合训练等主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音乐和肢体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层次地去学习音乐,不仅仅只会歌唱还要在游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歌词编排、情绪控制与表现、风格的多样性等音乐有关的知识魅力。这样的音乐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情操和德育都有所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创新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必然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深刻领会音乐教育的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构思,在音乐课堂中主动表达出自己想法,并努力将自己对事物的感知付诸于实践。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趣味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音乐课堂的灵活性,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延伸到学生周围的生活之中,有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音乐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创造性思维不仅局限于音乐学习领域,而是扩散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之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审美意识的建构必然要为其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游戏教学法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艺术创造的状态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充分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从而实现音乐教育永葆活力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