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磊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1400)
当前,我国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园林绿化在栽植额过程中,依然存在树种挑选不合理、盲目增加栽植规格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因此结合不同的区域位置,做好园林苗木的栽植和养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栽植绿化苗木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栽植方案,进一步明确苗木的栽植区域气候以及相关苗木的具体生长规律。在进行种植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种植,同时还应该展开细致的设计来明确苗木的规格、品种以及种植的位置,还要注意在栽种一些珍贵树种时,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展开苗木的保湿和生长调节等等工作,以此来确保整个苗木能够顺利成活。在种植所有的苗木时,都需要对相关种植所适合的土壤展开全方位分析。比如在一些盐碱地上栽植苗木时,就需要先改良土地的盐碱性,选择苗木时也应该更加注意其习性,以保证园林绿化苗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在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时,首先,应该注重园林布局上的协调性。一般来说,在设计较为规则的园林中,就应该采用对称式的方式来种植苗木。而针对一些自然化的园林而言,则应该尽可能地配合园林的自然化来栽植苗木,使园林整体具有协调性。其次,还需要重视所栽植苗木的植物配置。在设计时就应该做到主次分明,合理搭配。尤其是针对一些多种类植物混种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植物种类、习性来选择合适的区域予以栽植,充分发挥每一种植物的特性,进而能够达到预期的栽种效果。
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控制园林绿化工程。对机构中各个部门的责任、权利加以明确,使各个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减少对养护工作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园林质量。与此同时,在选择管理人员时需要综合考量,选择高素质、高技术、创新意识强、经验丰富的员工,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更好地保证城市园林质量。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应定期浇水,为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在幼苗灌溉过程中,通常在早晚使用来自河流、池塘或水井的水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方法既减少了生长所需水分的蒸发,又满足了种植树木对营养的需求,也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其次,还需要在幼苗旁边设置排水沟,以排除雨季多余的水分,为苗木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大规模种植。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域性有着密切的练习,因此在预防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特点,聘用专业的养护人员,及时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并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从而不断提升园林苗木的养护水平。在园林种植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对于同一种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品系的植物防御能力存在差异。需要在对种植区域了解的基础上,有限选择壮苗进行培育,通过多种树种的壮苗培育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总体的抗病能力,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混合培育,还能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扩大生态效益。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肥料的养护。在园林绿化植物栽植下去之后,应该在恰当的时期撒施合适的肥料。在肥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绿化苗木的实际生长需求和生长速度,严格根据标准来施用肥料,不可以随意增加或者减少。另外,针对一些特殊的苗木,还可以采用局部施肥或者全面施肥的方式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进而使绿化苗木更好地成长。
园林绿化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因此要想能够有效地开展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工作,就必须不断提升有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量和技术更新速度。因此,有关单位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采取措施不断引进综合性人才。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促进相关专业人才展开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使园林绿化苗木的技术能够与时俱进。对于一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给予一定的奖励,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应该适时推广一些核心技术,更好地帮助园林绿化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各类绿化苗木的特性和养护技巧,确保绿化植物能够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都能够有充足的养分,确保绿化苗木的成活率,提升绿化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想做好苗木的栽植工作,需要结合其生长特点以及城市的环境特征对苗木进行科学选择,保证其成活率。在栽植完成后需要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自然和谐的风景,推动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