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辉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龙坪小学,广东 梅州 514021)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下,音乐课的授课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小学音 乐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学生的学习构建宽松、愉快的环境,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要对音乐本体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行充 分挖掘,借助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置身于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音乐环境中学习。
首先,情境教学方式具有真实感,布置设置音乐设计场景,让学生感知场景内容。与此同时,在模拟情境中导入相关的情感内容,形成心理期待视野,有助于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音乐认知水平,探究音乐主题。其次,情境教学方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丰富性,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能力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方式,对提高小学音乐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兴趣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压力下,对于一些小学,不重视学生的音乐培养与教学,挫伤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导致小学音乐的教学趋于僵化的模式,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有趣的学习与体验音乐。除此之外,情境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学,具有很多不同级别分支,这与人脑的各种思想是一致的。为此,教师必须使用情境教学来解释相关音乐知识之间的关系,使用情境教学来分散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精通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发展音乐学习的多元化。
家长们对孩子的文化课学习特别重视,甚至不惜下大本钱送孩子去各类培训班接受辅导。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升学。对于孩子的艺术修养,很多家长则选择性的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素养的孩子根本难以茁壮成长。相较于家长,一些学校的做法更令人气愤。不仅安排音乐教师上音乐课,还让其兼职上文化课。或者一个音乐教师上着全校的音乐课。毫无疑问,这样做只会毁掉孩子。近年来虽略有改观,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专业的音乐教师太少了,特别是专职上音乐课的音乐教师真的奇缺。在部分小学里,甚至可以看到文化课挤占了原本音乐课的时间,音乐课几乎不上。
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唱歌,而且要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现实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注重教授唱歌,还是跟着视频学唱,要求学生会唱就行了。至于歌曲的背景、优美的旋律、蕴含的感情,学生根本接触不到,教师也很少涉及。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自己随便唱歌。就这样,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变成了学生眼中的“唱歌课”,枯燥乏味,完全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素质了。音乐课的可有可无使得小学音乐教师往往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重心旁落,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音乐教学上。
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故事引入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故事情境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欣赏水平。在学习歌曲之前,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故事方式,创设音乐情境,教师需要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引导小学生研究重点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结合音乐内容,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音乐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生而言,情境组织中包括体验式教学,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音乐场景,积极参与音乐互动,有助于揣摩歌曲的情感,在亲身体验之后,可悟出情感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教师提供表演的舞台,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学习的信心。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知识抽象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小学生具有年龄小、思维发展不成熟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直观的精进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认知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利用多媒体可将音乐图文信息形象地显示出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总之,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提升音乐素养。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