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红岩精神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2020-12-07 03:30:55
魅力中国 2020年32期
关键词:红岩精神人员

(重庆红岩文化产业集团,重庆 400030)

受固有教育观念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的影响,对大学生开展红岩精神教育大多借助的是“填充式”“宣教式”“灌输式”的模式,内容单调、陈述枯燥,和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易受教的方式并不契合。而怎样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红岩精神教育对学生的内在影响力和和教育效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从业经验和对大学生受教群体的观察,发现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消除大学生红岩精神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红岩精神教育的实际效果。为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先对大学生红岩精神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分析,思考出相关策略,以供大家参阅。

一、大学生红岩精神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人员对于红岩精神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知不高

各大高校教育人员在推广与宣扬红岩精神的环节中产生了理论化以及知识化的倾向,片面且习惯性将红岩精神当成一种理论知识教授给所有学生,让红岩精神失去了最为基本的精神内涵和最为重要的现世影响力量,逐渐演变成了喊口号式讲述红岩人物和红岩故事。而红岩故事实际上是红岩文化的主要载体,红岩精神才是整个红岩文化的核心。教育人员须真正认识传统教育习惯存在的弊端,认识到红岩精神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到实践活动在红岩精神迅速传播过程中的真正作用,才可以切实将红岩精神的内涵与本质教授给学生。红岩精神并不是一种十分神秘的物质,而是所有共产党在开展革命实践当中产生的优质的精神财富。如今,红岩精神在漫长历史的发展环节中不仅没有褪色,还不断升华和推陈出新。教育人员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念”才可以真正注意到实践授课在高校大学生红岩精神教育之中的重要性与实际价值。

(二)教育人员缺少红岩精神实践教学能力

当前,我国高校老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偏低,而导致此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教育人员缺少相应的实践授课能力,只是将课堂授课集中在理论性教学的方面。如此一来就致使高校教育人员只会“说”红岩精神的最主要实践来源,而不清楚红岩精神的实践载体;会“道”红岩精神的本质和底蕴,却不清楚红岩精神的思想实质;会“讲”红岩精神的社会价值,却不清楚红岩精神的发展情况。这种情况会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红岩精神教育的入脑入心效果与教学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教育人员缺少红岩精神实践授课能力和各大高校对于教育人员自身实践授课能力的不重视不正视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当前的高校老师评价体制当中,只关注科研能力的培育却无视专业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导致教师综合能力的欠缺和契合当代学生受教方法的欠妥,这种情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授课当中非常普遍。

二、大学生红岩精神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育人员要切实了解到红岩精神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需要将红岩精神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规划当中,同时研究出开展红岩精神教育的有效手段与策略。增强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素质素养,推动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红岩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素养,从而对其从校园走向社会、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形成内在影响。因此,红岩精神实践教学对于高校教育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人员要了解到红岩精神不可以只局限在各科课堂上,而是应该回归于红岩精神所发源和升华的场所,到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歌乐山渣滓洞等红岩精神真实写照的地方感受和感悟,学生在全方位参观红岩精神相关的真实场景时,才可能接受大量的情感渲染以及思想洗涤。并且,红岩精神还在当代孕育出更深厚更丰富的爱国主义理念、顽强拼搏意识、克己奉公精神、自由民主等等许多方面。红岩精神来源于中共中央南方局全体共产党员以及众多革命先辈以及有志人士,它是在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阶段中经历千锤百炼之后所产生的革命精神,现实中它还远远超过了此种革命精神,在和社会密切联系的环节中呈现出全新的内涵和底蕴。这就需要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将红岩精神教育和实践活动真正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将来为社会服务和贡献的同时,在掌握红岩精神深刻内涵和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更有效的服务人民回馈社会。

(二)要切实体现大学生在红岩精神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

“实践教学的主体就是实践活动当中拥有一定主体性以及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其承担着制定实践的任务,开展实践的用具,打造实践的客体,真正掌控与达成实践活动的所有目标”。在红岩精神实践授课中要切实体现出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应树立“以生为本、教师相辅”的理念。在红岩精神实践授课过程中,教育人员要真正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与发展情况,凸显出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达成老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统一。红岩精神的本质和内涵无法自主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这要求教育人员对学生开展理论性的指导,特别是通过在现场开展实践授课的环节中来看待和感悟红岩精神的历史场所,向学生讲述和遗迹有关的各种革命事件,使其在历史和现实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增强对红岩精神的内核认知,于无声处影响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只有把学生当做主体融入到实践授课中,才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红岩精神的本质和内涵,从而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获得有效洗涤。大学生在对整个红岩精神进行构建的环节脱离不了对爱国主义情怀、革命理念、勇敢意识等等非智力因素的逐渐培养,这是学生自身主体性在红岩精神实践授课环节中得到确证的结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若是想要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红岩精神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红岩精神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而体现出大学生在红岩精神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素养与道德修养,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要珍惜。

猜你喜欢
红岩精神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46
拿出精神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02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