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成都 620860)
H公司隶属于中核集团,是四川省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精密仪器、电气设备、特种气体的研发。作为一家老牌国有企业,H公司当前具有较为健全的财务监督体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监督体制,但在公司的日常运行中,财务监督体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H公司的发展壮大。
H公司的董事会手握绝对权力,相关财务决策在董事会上通过即可实施。H公司设置了监事会,但监事会没有重大财务决策的投票权,只是在形式上参与了会议,却无法充分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长此以往,财务监督的功能被进一步弱化。2014年,H公司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还继续对外投资,为公司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与监事会的财务监督功能被弱化有关。
H公司管理层的领导公职消费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有力的监督,导致企业的部分共有资金被用于管理层的私人消费,而不是全部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此外,管理层个别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过擅自挪用公款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般在事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可能被曝光,而且这时往往已经给公司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还有些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资产拍卖、股份制改造等环节上动手脚谋私利,最终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由于H实业公司各层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一些重要财务信息被隐瞒。比如,由于H公司当前的财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进行关联交易时,往往会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公司业绩,对其他利益相关方造成经济损失,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种情况也往往在事后才能被发现,此时已经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
当前,H实业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查工作委托给了四川一家会计事务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该事务所对H实业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查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个别会计人员受到利益驱使,没有出具客观公正真实的审计报告;还有些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对于H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造假数据没有及时发现,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带来了隐患。
H集团设置了财务总监的职位,但财务总监的职业地位在公司内部至今较为模糊,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总监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H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总经理可以管理,董事会也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因此存在内部审计机构归属不明确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发挥的监督职责也必然有限。第三,H公司多数财务人员已经被公司同化,更多的工作是帮助企业财务稳定运行,而监督职能往往被抛在脑后。
在资金监督方面,H实业公司应当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借助该平台进行资金结算,可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在资金办理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在资产监督方面,H公司在进行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投资等方面,要得到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审批;在处理企业资产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评估和审批制度进行。在财务报告监督方面,H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信息陈述制度,充分尊重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机构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H公司的董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当对财务决策进行有效控制,时刻充分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只有专业化的执行董事和社会化的独立董事存在,董事会的运行才能走向健康平稳。因此,H公司应当设置财务委员会或者类似部门,才能确保董事会有充足的能力实现对公司财务的监督,达到强化基础性监管的效果。
H公司应当设置合理的监管环境,灵活的监管流程,比如将激励机制和财务监督的融合,进而让H公司的财务监督体制更加完善。中介审计机构也是对国有企业经常性监督的主题之一,公司不能干扰中介财务机构的独立运行。同时,国资委可派驻相关人员到H公司,达到加强对公司财务长期监督约束的效果。
财务监督是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保障。如果只有监督没有责任追究,那么监督的作用将大大减弱。结合H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H公司应当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财务制度的人员严格追究责任。公司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相关规则,确保监督过程的规范化,监督流程能够得到合理、有序的执行,防止先离后审的情况发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应用了信息技术。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H公司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不断增加投入,让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主动、积极熟悉各项财务管理工具,在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的同时,提高财务监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