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一)高校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关于教育的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和活动中强调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教育的地位,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准确判断,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方向,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同汉语一样,本身就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和传统。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学好这门语言,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这不可避免的使学生快速接触到西方国家的一些与我国相悖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直观地“看、听、说”到前沿的西方商务理论,有可能使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学生全盘接受西方价值理念,这对新时代的高等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在高校中尤其是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
当前,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起步较晚,与该课程相适应的教材和配套音像材料比较缺乏,课程来源多基于英美背景文化,在课程设置上相对缺少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课本内容侧重商务和英语听说能力方面,较少涉及思政内容,而且课程基本为英文电影和母语演讲,学生直接受到思想文化冲击,教学内容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二)教师队伍表率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还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育人,当前很多教师强调传授好专业知识即可,在思想动态了解和引导方面乏善可陈。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多集中在视听教室,教师多结合课本带领学生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演讲,有的老师会融入思政教育,但是,教育缺乏直观性,不易激发学习兴趣。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讲授,不仅在于教师讲授该课程的本身,更在于课程中实现新时代育人的目的,而这些内容的实现,就要找到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的新路径。
(一)教师思政教育为前提,提升教师队伍思政素养
授课教师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近两年来,因“言论不当”而受到处理的高校教师越来越多,如北京师范大学史杰鹏、湖北大学的梁艳萍等,侧面反映出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水平的滑坡。“正人先正己”,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才能桃李芬芳。
1.高校要搭建思想教育的平台。作为教师的管理单位,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同时,管控好教师队伍意识形态,是高校的主体责任。近年来,党中央开展了群众路线、“两学一做”等系列思想教育活动,高校要将这些内容和实际有机结合,搭起高校特色思政教育大平台,推动所有教师在这个平台中快速成长。
2.教师要有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所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团体中民主党派比例会略高,但无论是中共党员还是民主党派,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正所谓“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于思想落后的教师,高校要及时采取措施。此外,高校在教师准入环节也要把好思政关,严禁思想不合格的人进入高校教师队伍。
(二)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大纲较为陈旧,教学方式也过于传统,教学设计应该适当结合新时代要求,寓思政于其中,实现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双提升。
1.适当调整学科培养计划。结合视听说课程的培养大纲,有针对性地加入思政的培养内容,推动任课教师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专业教研组要积极组织教师集体研究,多深入课堂旁听课程,要把教师思政教育纳入课程评估环节,加快推出一批融合度好的视听说课程和优秀教师。
2.实现思政元素的有机添加。教师是整个课程教育的第一把控者,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能动性,主动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制度等。如带领学生观看英译中国文化影视剧,听中国文化类英文演讲,用英语讨论中国的重大事件等等。在我的课堂中,每天的演讲(presentation)环节,就建议同学选择中国文化方面的材料进行演讲。
3.实现视听说课程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学要适当改变在视听教室的固定化学习模式,如依托当地的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基地,带领学生走出去,以英语导游的模式引导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以英文观后感、演讲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境下的商务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好国家利益,是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培养具有国家情怀的商务英语人才是当下每个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育人先立德,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是新时代商务英语教育的最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