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贵州 安顺 561000)
数学作为高考主要科目之一,占高考总分比值重,这给大部分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往往会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兴趣。同时,有部分数学教师深受传统思维的桎梏,在教学中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牢牢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也逐渐消耗殆尽,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将会受到不小打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收获知识、提高成绩,首要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缓解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保持放松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更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教学情境,既能让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吸引力,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致,对数学永葆热情。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选取素材、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不再觉得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点燃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若数学教师还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但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该知识点,学习热情也会逐渐降低,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古代,印度国王为了对象棋的发明者进行褒奖,就问他想要什么奖励。锡塔考虑了一会儿,就说自己想要一些麦子。国王又问:“你想要多少麦子?”锡塔说:“国际象棋一共有64个格子,我只需要在第一个格子放1粒,第二个格子放2粒,第三个格子放4粒......一直放满64格。”国王刚开始不以为然,到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满足锡塔的要求,那么一个国际象棋棋盘到底能放多少麦粒呢?通过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学生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到了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想要一探究竟,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知识点引入进来,学生既不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反而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及公式特点,并将其应用到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成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致、活跃课堂的一种主要手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一定要科学合理的予以使用,充分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将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元素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以让单一、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予以刺激,让他们对数学学科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师教学中。比如:在教学空间四边形时,若教师只是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其立体感不仅没法展现出来,还会让学生误以为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这就会导致学生没法有效的掌握空间四边形的知识点,反而会觉得数学学起来很难,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时,数学教师就要充分将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起来,通过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将基本图形予以导入,然后制作出可以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如此,学生既能直观明了的看见线条添加的整个过程,对于空间四边形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且在此过程中还能有效对学生的空间观察、空间思维能力予以培养,这对于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兴趣非常关键。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相互不理解,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这会严重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获取。因而,对数学教师而言,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面带微笑,对学生亲切和蔼,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心理上、情感需求上能得到满足。比如: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学生表现的非常好,教师就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学生如果回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教师则不能直接批评学生,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而是要给予学生鼓励,引导他们明白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进行改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受到了重视,有存在感和认同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才会更加努力、兴趣更浓。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求知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动力源泉。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想要提高教学的成效,势必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将其转化为内动力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获取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