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万彩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张洪学校,宁夏 中卫 755000)
1.在传统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只是拿出一篇文言文,逐字逐句翻译,看上去教师尽职尽责,但却有“偷懒”之嫌,不愿意动脑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2.让小学生充分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的难度系数可以说是非常大,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忽略了和学生进行趣味性的交流互动,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们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3.经调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0到15分钟,要想学生保持长久的听课效率,必须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参与度。而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缺少相应的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不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主动性。
大部分小学都没有安排好专科专职的任课老师,一般都是考虑教师空缺的问题,任意安排教师进行教学,这就导致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专业的语文教师,教师自身的文言文水平不高,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往往这一类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都只是一味地按照相应的注释进行讲解,几乎都是按照课本内容讲出来,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会对其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背诵文章中的注释、字词解释,希望学生通过多读多背,形成对文言文知识的条件反射。这样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无疑是事倍功半,不仅收效慢,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还将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在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外,还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量有相应的要求。普遍许多小学生在课堂之外都不会主动去接触和学习文言文知识,所以并不具备有关的文言文素养。比如,在进行《浣溪沙》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许多学生都不能够理解课文里面“唱黄鸡”这一词的意思,无法能领悟到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量太少。其实在许多文言文里面都会出现“黄鸡”这个词,比如,在白居易的《醉酒》里面就有一句:“黄鸡催晓丑时鸣”,所以,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多积累文言文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识。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具有兴趣就相当于学生对汉语文学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动力。只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才会对学习文言文具有一定的热爱,这样才可以全身心的进入到具体的学习中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够更好,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在进行《秋思》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出和父母分开的时间里所具有的相思之情,通过构建真实的情境来导入教学内容,给学生们讲解《秋思》的主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促进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探究式、实验式以及竞争比赛式等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为这几种教学方式几乎都是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其中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属于学生的,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位置的作用。故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直接接触到文言文,进而使得学生产生对探究、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
从过去到现在,有许多学者都认识到汉语言文学对发展我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单单包含文字,还包含了汉语和文学等多个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自己的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采用目前比较科学先进的创设情境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问题教学方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传授文言文知识给学生的时候,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学生把汉语言文学内容掌握好可以说是满足我国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需求,这也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做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做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一些古文的诗歌,以及经典的名人阅读,让学生模仿其读文言文的语气和重音,使得文言文阅读在课堂中朗朗上口。
3.教学可以找一些文言文的相关讲解视频,还原文言文讲解的场景,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是小升初考试的重点难点。其中一词多义、把握重点句子的停顿等都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因而,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对文言文的把握,从而设计出对文言文喜闻可见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