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2020-12-07 19:05:30徐文娟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徐文娟

(平阳县鳌江镇第十三小学,浙江 温州 325401)

众所周知,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让学生知识面得到有力拓宽,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自学热情,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均得到有序化培养。新时期,在素质教育大旗下,核心素养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教育重点。同时,如何正视核心素养的概念,解读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内涵,并适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奠基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亟待处理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概述

(一)核心素养

从客观角度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一种迎接挑战以及面对难题的综合素质。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多,主要包括文化基础方面、自主发展方面以及社会参与方面。该教育理念的本质目标旨在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精尖、创新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学识能力,而且也要有着较强的团结协作、处理信息、实践创新、交流交际以及社会责任等能力。这种目标在本质上和语文教学存在不可分割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该教育理念的渗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还能改变其意识形态,为他们的健全发展奠定基石。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小学语文的阅读素养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其一,语言能力,该能力既是是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语文素养的内核,其主要体现在汉字以及汉语言的规律认知与实践运用方面。其二,思维能力,即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深刻性以及敏捷性等方面的锻炼。其三,审美能力,即学生能够对语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结构设计以及中心价值形成认知,能够审视其中的内涵精髓。其四,文化传承,即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感知传统文化的精妙所在,获得文化视野与文化自信的同时,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策略

(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

诸多教育实践证明,教师若想实现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语感的提升,就必须做好积累工作,依托大量的阅读,来让他们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字仓库,以此来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成长奠基。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其一,课文积累。教师可指引学生以自读的方式来逐步获得语感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期间,如若遇到不理解或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通过自主查阅字典或询问教师等方法来获得正解,从而深化自身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期间,教师在讲授词句时,应当开展延伸性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认识更多与之相关的词组与句子,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其词句储备,助力其语言能力和语感的发展。其二,课外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依据教学内容,指引学生阅读相关的读物,如在讲授《景阳冈》时,教师可指引学生阅读《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等水浒桥段,从而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为他了提供更多培养语感、提升语言能力的契机。

(二)巧妙提问,发展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观念以及经验所限,部分教师常常过于重视字词教学,缺乏对学生阅读和语文思维培养的重视度,这显然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在核心素养要求下,教师应当重视思维教育的渗透,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意识的提升。例如,在讲授《荷花》时,该课文属于寓情于景性质的文章。故此,教师可首先指引学生对各自然段展开阅读,并设置以下问题:段落大意如何?作者如何描写荷花的形象?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等。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同探析出相应的答案。通过这种提问+任务形式的教学不但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契机,从而为其阅读和语文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三)小组合作,促进审美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也要对语文的人文之美加以挖掘,以此来熏陶学生的审美意识。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依靠言语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对教学形式加以革新,如何将当前较为时兴的小组合作引入到课堂中来,以合作之力丰富学生的鉴赏认知和审美思维,促使其审美素养得以良好培养。例如,在讲授《墨梅》时,教师可秉承异组同质原则,组建多个诗词小组,指引各组进行:场景描述、内涵分析、背景探讨以及情感分析等活动,最后让各组依次阐述自身的答案的同时,给予其一定的点拨和指引,并与学生一同就诗人思想与文中情感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他们得到良好启发,获得正向化的审美和价值观指引。

(四)多措并举,促进传承

在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既可以被看作成一个语言知识和能力教育的过程,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传承文化的活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切实发挥其育人优势。例如,在讲授《望天门山》时,教师可依据信息手段之便,展示相应的音频与微课,创设信息技术形式的语文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体悟到其中的内涵与情感,为其热爱诗词文化、热爱祖国情感的培养奠基。又如,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前后,教师可举办以节日为主题的阅读或朗读大赛,这样既能促进阅读教学,又能深化学生的文化认知,促使传统文化得以良好的宣扬与传承。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旗帜下,语文教师应当牢记自身育人使命,不断延伸和探索教学方法,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来,从而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