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胜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教研室,河北 邢台 054300)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通常不愿自主与教师进行交流,多数情况下是独自解决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构建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凭借良好的关系对学生的心扉及时开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紧张情绪,并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从而促使自身全面发展。
在学校范围内,班主任与学生形成了和谐的关系,才能确保教育的良性循环,满足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需求。具体来说,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其意义可以从多方面探究:首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和谐关系下,班主任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这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有利于后进生的进步。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差距,这部分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甚至存在自卑心理,因此班主任应多关心、关爱他们,如果班级中可以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逐步提升学习成绩。
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对于家长和教师充满了抵触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别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了。
学生的学习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家庭关系不和谐、一些教师不能恰当地处理师生关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因素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不仅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当前,初中班主任所肩负的压力有目共睹,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的相关事务,还要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如此,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要予以积极地解决。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由工作压力大而产生消极的心态也是在所难免。上述皆是切实存在的问题,当下我们要做的便是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既然肩负起了班主任的职务,与之相对于的也要承担起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尽的义务。如果班主任不能很好的处理生活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反而将其带到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去,这不仅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反而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心态。所以,为了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构建,作为初中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便是处理好自身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积极乐观的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巨大压力。以身作则带动学生积极心态的树立,进而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初中学生正处在叛逆阶段,班主任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或者和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则会导致学生朝着不良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经常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增进师生之间友谊,减少学生对班主任的戒备心,将自己的苦恼和心事阐述给班主任,班主任针对问题进行积极引导,提升班主任管理效果。班主任在交流中要处在和学生同等地位上进行,像朋友一样沟通,尽量以抚摸肩膀、微笑、和蔼语言、亲切问候等形式拉近彼此之间距离,使得学生可以对班主任敞开心扉,便于班主任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治理和帮助学生。比如,在管理中班主任发现学生出现打架事件,不能得到消息就立即训斥和责怪学生,使学生产生委屈和怨恨心理,教师要将学生带到无人的地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听学生阐述事实真相,最终发现两位学生是因为地上的纸张是谁的而发生争吵,最终因为语言伤害导致大打出手。如果教师责怪将会导致其不愿意阐述事实,并且教师得到真相要通过一些小故事和和谐话语教育学生,使得学生产生愧疚心理,自我承认错误,并握手言和,并对班主任产生信任。通过主要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之间会产生亲切的关系,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使得管理更加有效。[
通过研究一些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可以看出,很多班主任对班级中学生的关爱、关心不够,同时这些班主任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笔者认为班主任应多关心、关爱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学生,履行好自己作为班主任的职责。首先,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积极给予其肯定与鼓励,长此以往,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会逐渐上升,学生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班主任听,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心理,从而制定措施帮助其解决问题。其次,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根据其性格特点去选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指导与调节,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应多与学生的沟通,在沟通之中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这样学生们才能对班级管理工作、教育教学给予认可。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在目前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中,促使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要想获得自然融洽的关系,应帮助人努力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断总结归纳工作经验,进一步对建立和谐关系有效促进。